這很殘酷,也很無奈。
說白了這些掩護部隊就是“炮灰”,是衝在前方送死的,他們幾乎沒有活著回來的希望。
即便如此,上級依舊交給他們一些任務,告訴他們該怎樣怎樣死……
但舒爾卡又不得不承認扎哈卡維奇少校的命令是對的。
如果坦克殘骸不夠靠前,就意味著潛伏部隊也無法靠前潛伏。
如果坦克殘骸將橋面堵死,就意味著潛伏坦克無法透過。
部隊呈一字長蛇陣緩緩往前推進。
這原本是行軍隊形不適合用於進攻,但因為進攻的是橋面只能這麼做。
坦克帶著馬達聲朝前推進,前方已經有幾輛坦克開上了橋面,然後就加快了速度……就像之前說的,他們要儘量靠近前方。
但德軍顯然不會讓它們如願,幾發照明彈升到空中,然後“轟轟”的一陣炮響,馬上就有一輛坦克被擊毀。
那是個很恐怖的畫面,舒爾卡等人的坦克隨後就經過了這輛坦克殘骸,在它的正面裝甲上看到了一個幾乎有湯碗那麼大的洞……外表看依舊沒有多大損傷,但裡頭已經一片血肉模糊都被打爛了。
坦克繼續往前駛,照明彈一發發的升上天空,高射炮令人恐怖的響聲也不絕於耳。
或許是因為緊張,所有的坦克似乎都開始亂竄,它們早已顧不上身後的步兵猛踩著油門用最快的速度向前衝鋒……這其實是戰前就計劃好的,坦克的確應該要拋下步兵才有可能衝進敵人防線。
否則,一邊掩護步兵一邊前進只會讓高射炮一輛接著一輛的將他們擊毀在路上。
同時掩護步兵也是沒多大必要的,事實上,一輛輛坦克殘骸就可以成為步兵的掩護。
不過當然,坦克這樣的衝鋒是很難成功的衝過橋面的,因為對面不僅有高射炮,還有許多反坦克炮陣地。
另一邊在裝甲列車上的邁克爾少校就開始興奮起來。
“都動起來!”邁克爾少校拿著話筒大聲命令著。
裝甲列車上的裝備十分先進,比如邁克爾少校的命令可以透過話筒傳達到每一節車廂並且像喇叭一樣放大。
當然,如果有需要的話,邁克爾少校還可以針對某些車廂比如高射炮車廂下達命令。
“那些伊萬們發起進攻了!”邁克爾少校說:“他們打算用密集的坦克突破我們的防線,一定要穩住,注意自己的目標!”
對於一名工兵營營長來說,邁克爾少校的指揮還是很到位的。
他甚至拒絕上級給他的命令。
費恩上校命令邁克爾少校每次戰鬥的時候都將裝甲列車橫在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