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整整忙到了大半夜才把正面幾里寬的湖面佈置妥當,接著要做的就是在湖對面構築工事。
這應該算是比較輕鬆的活,至少對蘇軍來說是這樣……他們擅長在冰天雪地裡工作,也有豐富的構築工事的經驗,他們只需要將積雪堆積起來,然後用燒化的水往上一澆,隨著一陣結冰的“剋剋”聲,一道堅固的冰雪戰壕就構築好了。
這種戰壕的優點是能速成,甚至想弄什麼形狀就什麼形狀,基本不坍塌,就像愛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屋裡一樣。
缺點就是它會使戰壕十分光滑,不利於部隊機動或衝鋒。
不過這個存在兩面性,德軍衝進蘇軍戰壕時也同樣會面臨這個問題。
另一個比較致命的是,這種戰壕若是遭到敵人炮擊,那掀起的碎片就會像彈片一樣四處飛射,如果被這種彈片擊中的話,你將會很幸運的成為找不到彈片的傷員或是死屍,因為它會在你身體內融化。
到凌晨一點的時候這一切總算是完成了,韋尼亞科夫向加夫裡洛夫報告,然後下達了“原地待命”的命令,然後所有人就癱在戰壕裡。
不過很快戰士們又被帶起了興趣。
帶頭的是老兵,他決定為自己打造一個小屋,而且的確這麼做了,即便他這時也精疲力盡,但這在他看來似乎很簡單……他先是在雪地裡挖上一個足夠一人睡在裡頭的空間,然後撿些樹枝橫架在上方,鋪上雨披,再堆上積雪,最後拿水往上一澆,一個能擋風遮雪的冰屋就完成了。
老兵在裡頭鋪上毯子鑽了進去,不一會兒就傳來了鼾聲。
這讓士兵們紛紛效仿,畢竟花點時間就可以讓自己好好休息,何樂而不為呢?
韋尼亞科夫大尉坐在舒爾卡身邊,說道:“很美的景色,是嗎?”
“是的,大尉同志!”舒爾卡回答。
韋尼亞科夫雖然是舒爾卡的頂頭上司,但舒爾卡與他的接觸並不多……舒爾卡更多的是直接與加夫裡洛夫少校聯絡。
“我想我該謝謝你,舒爾卡同志!”韋尼亞科夫說。
“謝我?”舒爾卡有些不解。
“是的!”韋尼亞科夫回答,然後從上衣口袋裡摸出一張照片遞到舒爾卡面前,說:“這是我的妻子,還有我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
照片上是個年輕美麗的媽媽,她手裡抱著個孩子,露出幸福的微笑,而孩子則用好奇的目光盯著鏡頭。
“是個男孩嗎?”舒爾卡問。
“是的,一個男孩!”韋尼亞科夫回答:“他的生日,是6月23日!”
舒爾卡一開始還沒明白這話的意思,但轉念一想,就疑惑的望向韋尼亞科夫:“戰鬥爆發的第二天?”
“是的!”韋尼亞科夫回答:“當時她正在佈列斯特市……那時我就失去了她的訊息,她在醫院裡跟著部隊的傷員一直轉移,然後活了下來。”
“太好了!”舒爾卡說。
這樣的幸運在戰場上可不多見。
“她叫莉贊卡!”韋尼亞科夫說:“我以為再也見不到她了,直到幾天前收到她的來信……她是在報紙上看到我們這支部隊的訊息的!”
“也就是說,你還沒見過你兒子?”舒爾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