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卡圖科夫就將目光轉向舒爾卡,問:“你有什麼意見嗎?我是說批次生產!”
舒爾卡隨手拿過測試資料看了看,然後就回答:“沒有問題,上校!不過我可以提些其它建議嗎……”
“當然,舒爾卡同志!”西索伊趕忙接嘴道:“任何建議都可以!”
舒爾卡端起火箭筒試了試,它已經沒什麼問題了,與“超級巴祖卡”已經沒有多大區別……舒爾卡的幫助使它快速升級彌補了一些致命的缺陷。
但是……
“問題在於火箭彈!”舒爾卡說:“我認為它不僅是一種反坦克武器!”
卡拉什尼科夫聞言不由一愣,然後很快就明白過來:“你是說,它應該還可以反步兵?”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只需要改變它的戰鬥部,將主要針對坦克裝甲的錐形裝藥換成榴彈,就可以將其改為反步兵或是反工事裝備,我們可以近距離的用它瞄準敵人工事!”
“好主意,舒爾卡!”卡圖科夫聞言不由為之動容:“一百米,這距離在敵人手榴彈的範圍之外,我們可以用它轟炸敵人碉堡以及機槍工事!”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甚至可以發明另一種彈頭,就像……德國人的‘S’型地雷,在戰鬥部內裝上鋼珠!”
指揮部裡的軍官們不由面面相覷。
這當然不是因為舒爾卡的建議不行,而是這些建議顯然是能做到的,不僅能做到而且很容易做到,並且可以想像它能在戰場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原因是戰場上有時很需要這種大威力的直射武器。
在此之前,敵我雙方近距離作戰大多是用輕型迫擊炮擔任掩護角色。
但有些東西曲射的迫擊炮很難命中。
比如一堵立在面前的牆,或是反坦克障礙或是沙袋……迫擊炮的彎曲的彈道使它只能打在一個點上,命中目標需要很好的運氣。
用火炮直射的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火炮本身就原在安全性問題很容易被敵人火力覆蓋。
於是才有德軍用坦克底盤發明的突擊炮。
但是現在,蘇軍似乎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突擊炮……他們用火箭筒直射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與曲射的迫擊炮相比,直射的火箭筒顯然有更大的機率命中敵方工事,因為它是彈道是平直的,只要不是打得太高或太低,它終究會撞上立起的戰壕或是碉堡。
這其中尤其是碉堡,迫擊炮幾乎不可能命中碉堡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