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典型的蘇聯人的脾氣,他們總是一根筋,要麼投降,要麼就打到你投降。
“給他們送上幾件棉襖!”舒爾卡說。
“什麼?”指導員疑惑的望向舒爾卡。
“另外再給一點食物!”舒爾卡說:“告訴他們,我們這裡有溫暖的火爐,他們可以吃飽了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覺!”
指導員愣了一會兒,就點頭說道:“我去試試!”
於是,指導員就帶著幾個俘虜上前,用探照燈照亮建築前的一塊空地,拋上幾件棉襖和幾聽罐頭,然後喊道:“過來吧,德國人!我們這裡有吃的和穿的,我們允許你們在火爐前好好的睡上一覺,只要你們願意投降!否則,等待著你們的就會是坦克和我們無情的進攻!”
這一招果然管用,德軍在沉默了一會兒後就向窗外伸出了一個用繃帶製作的白旗,叫道:“我們投降,希望你們能兌現承諾!”
他們受不了那幾件棉衣和火爐的誘惑。
這似乎有些難以想像,但在這種極限情況下,它們比任何東西都具有誘惑力。
就像有些俘虜在之後交待:“只要能讓我吃飽了在火爐前睡一覺,他們槍斃我也願意!”
由此也可知德軍是飢寒交迫而且疲憊到什麼程度。
之後指導員果然兌現了他的諾言,他甚至還為這些德軍俘虜提供了些法國白蘭地。
這讓德軍俘虜有些受龐若驚,並且放鬆了下來以為他們會受到正常的俘虜待遇。
但舒爾卡知道這是奢望……指導員這麼做只是不希望自己在部下面前失信而已,他認為身為指導員就應該說到做到,否則有損他的威嚴。
到了第三天,卡圖科夫就召集軍官開了個會。
“戰局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順利!”卡圖科夫指著地圖說道:“壓力主要來自南面的第9集團軍,他們在我軍的進攻下不僅沒有崩潰,還發起了反攻……我們有9個師的部隊在突入德軍防線後被他們包圍在瑟喬夫卡一帶!上級命令我們增援第29集團軍,將被包圍的9個師救出來!”
會議室裡的軍官們議論紛紛,他們沒想到德軍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能力反攻甚至將蘇軍包圍。
舒爾卡知道,這意味著莫德爾的前期計劃成功了……他的第一步就是穩住第9集團軍的防線威脅蘇軍進攻部隊的側後為正在崩潰、撤退的德軍爭取時間。
第二步,則是利用一系列被德軍恰好守住的關鍵支撐點。
比如霍爾姆、舊魯薩和傑米揚斯克,這些地方都是沼澤地中的交通要道。
莫德爾要求空軍無論如何都要對這幾個地方提供增援,而且全力以赴。因為這是德軍能抵擋住蘇軍進攻的關鍵。
德空軍的確這麼做了,為此德空軍甚至犧牲了許多飛行員。
但事實證明莫德爾是正確的,這些關鍵支撐點的確起了作用……來年氣溫轉暖的時候,蘇軍的補給線自然被這些支撐點切斷。
於是,許多蘇軍正規軍不得不留在防線以西成為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