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旅被安排到拖拉機廠生產步槍零件,這也是西索伊將部隊調到斯大林格勒的藉口。
西索伊第一時間就把舒爾卡叫進了他的辦公室,然後往舒爾卡面前推上了一張設計圖。
舒爾卡看了看,應該就是舒爾卡所說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只不過樣子與現代的很不一樣。
果然,西索伊就說道:“舒爾卡同志,這是我們按你的思路初步設計的新型穿甲彈,不過許多人認為它並不現實,因為精度會受彈託的影響……”
舒爾卡不由笑了起來:“這樣的設計,精度當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原來,西索伊等人設計的是把整個彈芯包圍在彈托里,於是外形看起來與普通炮彈一樣。
這本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彈託與彈芯分離時往往會阻礙彈芯頭部於是將彈芯帶偏……接著就會出現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情況。
不過這似乎並不奇怪,現代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那是在一款接著一款的演變、進化,最終才達到最科學的結構。
舒爾卡是因為知道它最終的樣子所以覺得簡單,而西索伊等人則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甚至此時還處在理論研究的階段,有些錯誤是很正常的。
“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設計嗎?”西索伊疑惑的問。
“彈芯為什麼不能比彈託更長呢?”舒爾卡順手拿起了旁邊的鋼筆,一邊在紙張上畫著一邊說道:“彈芯在內部會使它在長度上受到限制,更重要的就像您說的,精度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彈芯長出彈託之外,就像這樣……”
舒爾卡三筆兩筆就將畫好的圖推到西索伊麵前,西索伊的眼睛睜得老大,他如獲至寶的拿著圖紙讚道:“很好的方法,舒爾卡,你簡直就是個天才!我們早就應該把你調來了!”
“另外!”舒爾卡補充道:“彈芯的長徑比最好在20比1。製作好之後,我們最好在彈託外履上一層薄銅箍!”
“薄銅箍?”
“是的!”舒爾卡說:“這樣一來它在使用前就不會分成兩半,而在炮彈發射出膛時,由於炮彈與炮管之間的磨擦就會將這層銅箍磨掉,接著……炮彈出膛後,彈託就會在阻力的作用下自動脫落!”
“太棒了,舒爾卡!”西索伊連連點頭:“這些想法真是太棒了!我簡直就看到它們生產出來時的樣子!”
有些東西,如果知道它們的結構就覺得一點都不難。
重點是,當它們剛出來時沒有人知道它們最科學、最合理的結構是怎樣的。
這需要長期的實驗甚至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一步步完善。
舒爾卡所做的,就是把這中間過程都省略了。
對於製作步槍零件的新任務,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表現出了些不樂意。
“我們是作戰部隊!”米哈依爾維奇少校抱怨道:“可現在卻在這裡被當作工人使用。有一天,當我們走上戰場的時候,可無法用這些手藝來打敗敵人!”
“少校同志!”舒爾卡將一堆資料堆在米哈依爾維奇少校的桌上,說道:“我想我們應該看看這個!”
“這是什麼?”米哈依爾維奇疑惑的望著舒爾卡。
“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地圖!”舒爾卡說:“還有城市及下水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