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二一:無名拳法,十方秘境

無遮大會持續了七天。

第一日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到第七日,總共佈施供養僧一萬多人,佈施供養佛門善信十多萬人,供養佈施外道十多萬人,佈施貧困孤獨者近三十萬人。

無遮大會的最後,以龍象寺方丈空玄尊者與方寸山玄始聖僧,在萬人面前展開的一場辯論,而達至巔峰。

辯論的當日,地點選擇佛雲城中。

整個論法壇四周人山人海,看不到邊際。

龍象寺方丈空玄尊者寶相莊嚴,聲音宏偉,每一字都清晰傳遍全城。

讓哪怕一條狗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方寸山玄始聖僧身若琉璃,白衣飄飄,面如冠玉、聲音溫和。他一路自中州遊遍諸域,路上遇到無數危險,每每逢凶化吉,更是遇到不少青年才俊自願跟隨,保護他一路來到北域。

大潤朝唐三藏屬於是。

其,早已宣告遠播。

佛門中更是盛傳,玄始聖僧將成就下一個佛陀。

只論賣相,玄始聖僧的確比空玄尊者強出一籌。

哪怕空玄的實力,高出玄始不止一籌。

但大家這次不是論武。

李隨安在一處酒樓頂層聽的這場辯論。

聽了一陣,大概明白了雙方在辯論什麼——渡人還是自渡?渡今生還是渡來世?

以及,四大果位與……成佛!

李隨安這些天的讀佛經不是白讀的,他大概瞭解了山海界如今佛法是何等層次。

正是小乘禪、大乘禪並行發展,又初步交涉的階段。

雙方出現各自的特點。

有的小乘禪法與大乘思想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小乘形式的大乘禪法,大小乘禪法進一步融通。有的大乘禪法吸收了小乘佛法思想,有了全新的色彩。

北域佛界秉持了數千年前大禪寺的佛學經典,小乘上座一系的禪數學經典,發展了禪法中“止”的思想。

而中州佛土則盛行大乘般若學經典,發展了“觀”的理論。

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兩者都是渡人,但有所不同。

一個是渡今生,另一個渡來世。

小乘教法以渡個人的今生,善惡終有果,即有報,今生必報!大乘教法以渡來世,自我修行,贖今生的罪過,等來世有好報!

還缺少一個關鍵之人,將小乘毗曇學和大乘空觀結合在一起,讓觀“諸法實相”成為大乘禪法的核心。

玄始現在所做的一切,有這麼個意思。

所以他才是眾望所歸。

但李隨安覺得。

山海界不大可能出現地球上小乘向大乘的順利演變,或者說,絕對沒那麼容易。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就能起作用的,即便山海界也出一個‘慧能’都不行。

因為地球上,大家可以把佛教搬下神壇來看待問題。畢竟地球上沒有超能力,所謂的菩薩、羅漢、金剛都只是稱謂,沒有大法力。

但山海界有哇。

菩薩、羅漢、金剛都是什麼人?

都是上三品的存在!

舉手投足,開山斷海。

這要是想爭出個所以然來,不得打地天崩地裂才怪。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團體,其內部也是有紛爭的,爭名奪利的事常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