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章 風雲起

這世上,有一種不用收買、不攀關係就能“指使”得動的人——御史。

她知道,御史團的風評褒貶不一,其中有一位卻最愛沽名釣譽,逮著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在上朝時哭先帝,直讓啟陽帝頭疼,恨不得違背祖訓,直接打殺這位御史,送他去地下陪先帝。

何況常青會暗中投遞一份“合情合理”的告密信,指正袁驍泱“始亂終棄”的首尾,有此“證據”在手,保準那位御史如打了雞血,咬著袁家不放。

常青一想就樂,顛顛的領命就去鋪排。

這邊李英歌收斂心緒,等到老太太楊氏大壽那天,就和蕭寒潛一道乘車,駛往澧縣。

因謝氏特意登門拜謝過知府夫人,這一天知府大人和知府夫人也一併出席壽宴,給足了楊氏臉面。

賓客一聽不僅當地長官夫妻來了,連乾王殿下都親自登門,豔羨有之嫉妒有之意圖攀附的更是大有人在,面上卻少不得輪番找機會往楊氏院子裡湊,嘴裡恭維話翻著花樣兒往外倒。

一時院中各處人滿為患,議論聲此起彼伏。

楊氏端坐上首,大感舒心。

管事媽嗎少不得和她一唱一和,揭過早年楊氏在蕭寒潛那兒丟過的場子,又笑道,“老太太后福,四老爺出息,膝下一對嫡出子女亦是前程斐然。等我們英哥兒嫁入乾王府,乾王殿下明年再給您賀壽,就該改口喊’祖母’啦。”

這話不過是引子。

楊氏看一眼悠閒自在的謝氏,心中不由嗤笑。

她不難打聽出京城李府的動靜,知道李鏘和李子昌關著門不知為何鬧得有些僵,只覺痛快,如今更是不急,只等著看謝氏回京後的好戲。

此時此刻,就按照早先商量好的,順著話茬嘆了一聲,感慨道,“可不是。一晃眼我這把老骨頭挺過了八十大壽。不止老四,看看老大、老二、老三,這幾年也相繼讓我這老婆子抱上了曾孫子,也都老咯。

如今家和萬事興,我也算沒有愧對老頭子的在天之靈。你說的對,以後我只管享子孫後福,再過幾年輕省日子也就到頭了。樹大分枝家大分產,孩子們都大了,也該獨立門戶走自己的路了。”

說著面露慈愛,滿臉欣慰的掃視了一圈坐在下首的三房人,轉頭拉起身邊老姐妹的手,“他三嬸孃,等吃過正席,還要勞您請幾位族老叔公一起,給我這老婆子掌掌眼,見證我們這一支四房分家罷。”

這位族嬸輩分比楊氏還高,先得了謝氏的好處又得了楊氏的暗示,自然配合道,“唉,誰說不是。我也不倚老賣老勸些空話了,就當是趁著你整壽大喜,兩好並一好罷。”

不管在座賓客面面相覷,如何作想,三個房頭的老爺太太卻是心中暗喜,面上少不得裝模作樣,和楊氏一來一往,上演母慈子孝的親情戲碼。

謝氏看得險些打哈欠,眨了眨眼偏頭問謝媽媽,“是不是外頭男客那邊絆住了腳,去看看英哥兒和殿下怎麼還沒過來?”

謝媽媽正要出門,就見個婆子進來道,“老太太,老爺太太、四夫人,乾王殿下走了。”

屋內頓時一靜。

楊氏一愣,轉眼就將鋒利目光掃向謝氏。

這惡毒婦人打她的臉打上癮了不成,又玩什麼陰險花樣兒!

謝氏這回是真冤枉,當下也不留情面,罵道,“哪裡教出來的規矩,當著賓客的面說話都說不圇囤!有話一次說清楚,留著半截話待會兒下飯用?!”

婆子臉色漲得通紅,不敢看楊氏同樣被刺得緊繃的臉色,忙磕巴道,“不,不是,是知府衙門送了急信過來,皇上昭乾王殿下即刻回京,殿下不好耽擱,接到信就直接點齊手下走了。”

說著忙奉上禮盒,“殿下讓奴婢轉送壽禮。說是勞煩知府大人和知府夫人,稍後代他給老太太道賀。”

楊氏面色稍緩,只得退而求其次,僵硬的面色也恢復如常,謙虛道,“哪裡敢勞動知府大人,快,去請知府夫人,這上座可是非她莫屬。”

她是長輩又是壽星翁,如此玩笑眾人自然捧場。

謝氏懶得管這些,找了藉口出了上房,見李英歌帶著常青和小福丁兒珊珊來遲,上前低聲問道,“可知道是什麼事?”

她想到了李鏘。

李英歌瞭然,搖頭道,“訊息來得突然,乾王哥哥放下壽禮就走了,我也來不及問。”

而她其實知道,比之前世,密摺的事提前發作了。

是以她有意提議道,“娘,我們明天就啟程回京罷。”

Ps:書友們,我是鴻一菌,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援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