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六章:嬴政的詢問,隱晦的故事(6K)

那老婦人是想讓外孫,如屈原之輩。

嬴政心中猜測到。

畢竟從此前白衍說出老婦人的囑咐,以及老婦人以屈原詩詞中取字給眼前的少年命名,唯有這個解釋,符合情理,也解釋得通。

“坐下吧!寡人讓你坐!寡人之言,可算王令?”

嬴政看著耿直的白衍,依舊站著,嘆息一聲。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白衍的一番話後,嬴政看向白衍的眼神,還是有些許變化,似乎更多了一些什麼。

“諾!”

嬴政以及說到這地步,白衍猶豫幾息,最後小心翼翼的回禮,隨後來嬴政下方,方才宦官端來的木桌旁,小心翼翼的跪坐到綢制坐墊上。

由於夜深,幾名侍女悄然來到書房內,挑起燭燈的燈芯。

在數十盞,甚至上百盞燭燈的光亮下。

嬴政見到白衍跪坐好後。

“說吧!寡人想知曉,雁門一事,你可知曉在你處理雁門一事的訊息傳回秦國後,整個朝野都因你而震動。”

嬴政淡淡的開口說道。

回想那段時間雁門一事的訊息傳回秦國,別說他嬴政,就是整個文武百官都被白衍的舉動給嚇到。

不管是其他郡縣的官員、大臣,還是各地駐軍的將領,甚至是朝堂內的官員,諫言白衍者,數不勝數。

就算嬴政心中清楚這些諫言的人,或多或少都與那些被處死計程車族有關係、或相識、或聯姻,但身為秦王,嬴政也需要朝堂穩定,社稷不亂。

那段時日嬴政看著那些諫言的竹簡,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有不少壓力。

就連雍城的宗親長輩,都過來詢問。

“微臣知曉!”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在木桌後,對著嬴政拱手。

見狀。

看著聽到自己的話,表情有些無奈的白衍,嬴政看向一旁,遠處木架下,放置著的一箱竹簡。

“那些全都是各地大臣與官員、將領諫言你的竹簡。”

嬴政說完,轉頭看向白衍:“寡人想知道,為何你要如此聲勢浩大的處理那些士族?”

嬴政倒不是真的怪白衍,畢竟若是對白衍有意見,如今白衍就不會在這書房內。

只是連嬴政都好奇白衍的處理方式,按道理,白衍雖然出生低微,但白衍不僅師從田瑾,更跟過騰老將軍,應當知曉雁門一舉,會有什麼後果。

故而嬴政想親自聽白衍,心裡是如何想的。

隨後。

就在嬴政的目光下,白衍一臉無奈,想了想,對著嬴政拱手。

“回王上,昔日白衍在雁門,曾路過一茶鋪,見裡面賓客眾多,詳談甚歡,於是白衍便入內就坐,後讓店家小廝備茶,不曾想,茶水未至,白衍便見木桌搖晃不堪,似乎風吹便能倒塌,又見其店內角落,明明有上好的木柱,白衍詢問小廝,為何木桌朽壞而不換,小廝卻仗著店家不在,而賓客眾多,不理白衍,而後不等白衍說話,就在一旁,小廝把茶水隨意放置到一名賓客面前,霎時間,那個賓客身前的木桌,就因為木桌支柱腐朽而倒塌,瓷碗摔碎,茶水灑落一地,茶鋪內其他賓客相繼觀望一眼後,便繼續閒聊,無人理會方才一事!”

白衍徐徐訴說著自己曾經遇到的事情。

然而在書房內。

嬴政哪裡聽不出,白衍這是藉故比喻。

從古至今,很多賢君良臣便是透過比喻形容一件事情,既能隱晦的告知對方,又能不會說得太露骨而逆耳。

而聽著白衍的話,嬴政很快就明白,白衍這個故事背後,想說的事情。

幾乎頃刻間,嬴政臉上眉宇緊鎖,眼中浮現絲許怒火。

“說下去!”

嬴政閉上眼睛,跪坐在木桌後,耐心的傾聽,他要聽完這個故事。

白衍跪坐在木桌後,見到嬴政的模樣,心中也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