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
當浩浩蕩蕩的鐵騎來到城門前,一名看守城門的將領,便緩緩上前詢問。
確然來者身份之後,在將領的示意下,所有看守城門的秦卒、官吏,以及進出的百姓,紛紛避讓到一旁。
“燕國馬車?你們看,好像是燕國使臣!”
“怎麼回事啊!以往燕國使臣出使秦國都沒有鐵騎護送,眼下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鐵騎護送。”
“不知道!是不是發生什麼大事了?”
城門外,一個個秦國白姓,紛紛站在一旁小聲的議論起來,看著從面前走過的鐵騎以及燕國使臣馬車。
人群中一些士人與商賈也紛紛看向彼此,滿臉好奇的小聲交談起來。
而在城門樓上。
函谷關駐將在聽到樹下的稟報後,起身從城樓上,走下城門。
函谷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數次為秦國擋住諸侯國的聯合進攻,而之所以坐擁如此之大,自然離不開其險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函谷關外前面那條巨大的河流。
函谷關的城牆依河而建,幾乎杜絕整個山脈下的平地,而關內除了一條險要的隘口外,左右都是巨大高聳的高陵。
黃昏下。
函谷關守將帶著親信將士,很快便來到城門。
伴隨著馬車緩緩停下,守將目光看了後面那輛燕國使臣馬車一眼,隨後便轉過頭,看向前面這輛馬車。
見到白衍走下馬車後,守將緩緩抬手輯禮。
“白將軍!”
守將便是白衍認識的人,並且有過救命之恩的楊彥。
白衍看見楊彥,臉上因為露出笑容,連忙走下馬車,對著楊彥輯禮。
“楊將軍!”
白衍對於在函谷關見到楊彥,並不意外,當初伐趙,楊彥有些急於求成,雖是撿回一條命,卻也險些釀下大禍。
回到秦國咸陽一直在養傷,而傷好後便被降爵,調到函谷關當守將。
這些都是在雁門善無城的時候,楊老將軍說的,而且來秦國之前,楊老將軍也囑咐白衍,若是趕路到函谷關,便駐留一晚上。
“許久不見,楊將軍別來無恙!”
白衍對著楊彥再次輯禮道。
身處這個時代,輯禮這些已經實屬正常,而且隨著地位越高,輯禮次數就越是頻繁,誰都不願意重蹈先輩的覆轍,因為少一次輯禮,便被他人誤會是輕視,壞了名聲。
年少時在齊國,那時候白衍地位低,根本不需要輯禮,很隨意。
但如今卻不能!
即便是對很熟悉很熟悉的人,就如同眼前的楊彥,哪怕有救命之恩,白衍也要十分注意這些細節。
“整日在這函谷關無所事事,不提也罷!”
楊彥笑著抬手還禮,隨後搖搖頭。
說話間,楊彥也看到車隊後面,燕國使臣一行人。
“這位便是燕國使臣荊軻!”
白衍看到荊軻,轉身給楊彥介紹道。
“秦臣楊彥,見過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