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四月。
雁門郡,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註定讓趙國滅亡,在趙國被秦國攻滅的次年,曾經那持續兩三年的乾旱彷彿不復存在。
四月春耕時的細雨,飄落在曾經趙國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如同一層層薄紗在天空輕輕飄動。
而在雨停之後,便是百姓耕作之時。
興修水渠的好處,這時候便突顯出來,野外的田野上,滿是百姓在天地間忙碌的身影。
善無城內。
一個府邸的書房旁,從一個窗子看去,一老一少兩個身影正在說這話。
白衍在窗前,看著手中的竹簡,一旁魏老時不時閉著眼睛,一邊思索,一邊提問。
而魏老提問,自然不會是白衍手中竹簡寫有的內容。
許久後,面對提問的白衍全部回答無誤,沒有一個錯誤之時,魏老方才睜眼,滿意的點點頭。
看著認真的白衍,魏老眼中滿是欣慰。
在魏老心中,不怕教不會白衍,而是怕白衍不認真學。
好在擔憂都是多餘,白衍如今雖然忙碌,身居高位,但面對他教的東西,白衍全都銘記在心,竹簡也是每日都會抽時間看。
“學了那麼久,可有感悟?”
魏老問道。
在提問方面,白衍已經記住他教的,剩下的,就要看看白衍的悟性如何。
讀得多還不算出師,畢竟當初可有趙括在前。
不過在這方便魏老卻不是很擔心,畢竟眼前的弟子與趙括不同,趙括先讀兵書,後領兵,在長平一戰前,唯一的經驗也是給其父趙奢出主意,並不是領兵。
而眼前的弟子是領兵出生,在兵書、古籍方面,其起基礎與底蘊遠遠比不上從小讀兵書趙括,但在領兵方面,卻是遠遠高於趙括。
“沙場伐戰,軍陣、士卒,皆以局勢而動,而勝也絕非戰場而定,是為戰場之外,權謀之中,於廟堂之間,尋敵之弱......”
白衍放下竹簡,對著魏老說道。
太公六韜中的六韜,若是分著來看,是兵書,教導兵術之法,但若是合起來看,便是一個順序。
先天下之局勢,後廟堂之權謀,最後方以大軍破其國。
當初白起能以十二萬大軍,破韓魏二十四萬大軍,是這樣。
伍子胥能借吳國之力,復仇楚王也是這樣。
孫臏也是如此。
這些人,領兵前,都會觀起天下局勢。
不動則已,避其鋒芒,一動,則敵人城破國危。
“嗯!此為二層,還需再多讀兵書!”
魏老聽到白衍緩緩敘說,先是讚許的點點頭,不過卻也告訴白衍,這還不夠。
白衍聽到魏老的評價,沒有意外,雙手對著魏老輯禮。
片刻後。
一個鐵騎將士突然帶著一封竹簡,來到書房內。
“將軍,這是燕地傳來的訊息!”
將士來到白衍面前,拱手輯禮道,隨後把手中的竹簡交給白衍。
在木桌對面魏老的注視下,白衍伸手接過竹簡,緩緩開啟。
看著竹簡內詳細記錄著,燕國有意臣服秦國,願意獻上督亢地圖,以及秦叛將樊於期的首級。
白衍看完後,把竹簡雙手捧著,交給魏老。
看著魏老雙手接過竹簡後,白衍轉頭看著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