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營時,白將軍告知子償,曾直言隱約有預感,匈奴很可能不會攻打雁門山與平城,而是派遣大軍,去攻打易水!”
羋旌把那日的事情說出來,這些都是白衍親口告訴他的。
“易水?”
“白衍說匈奴可能會攻打易水?”
甘泗、楊端和聽到羋旌的訴說,滿臉不解。
唯有彭宜突然看向羋旌,隨後不知道想寫什麼,表情似乎在感慨,又似乎慶幸,又像是其他,表情轉瞬即逝。
也就在這時候。
遠處突然一個急匆匆,風塵僕僕的將士跑來,在僕人火急火燎的帶領下,走到涼亭內,跪在楊端和麵前。
“郡守!易水傳來訊息,兩日前,不下五萬匈奴大軍,出現在易水以北!”
將士對著楊端和說道。
得知這個訊息的甘泗、羋旌,全都瞪大眼睛,眼神無比震驚的看著那名將士,隨後看向彼此,看向楊端和。
幾人此刻都安靜下來,要知道,就在幾息之前,羋旌方才親口說出白衍曾經說過的話,而就在幾息後,匈奴大軍抵達易水以北的訊息便傳來。
這!!!!
那白衍,當真如此料事如神?
這一刻,羋旌無比凌亂,腦海裡滿是懵逼,羋旌清楚,晚上景騏與昭毋尚得知這個情況,也一定會與他一樣。
“來人!”
楊端和是幾人中,最為淡定的,但此刻楊端和眉頭也是微微皺起。
平城。
城頭上,一個個穿著衣甲,手持長弓的將士站在城道牆旁邊,目光滿是警惕的望著城外遠處那些匈奴大軍。
此刻城內沾滿一個個穿著邊騎衣甲的男子,不過若是靠近看去,隱約能看到其中有很多老幼,這顯然與此前名揚天下的邊騎,有些不一樣,此刻那些人受傷,要麼拿著石塊,要麼身前立著一根木頭。
“將軍,匈奴退了!”
隨著一名邊騎將士看到遠處上千的匈奴人,猶如潮水一般退去,連忙轉過頭,對著虞和將軍說道。
虞和點點頭,他自然也看到遠處退去的匈奴人。
從一開始,虞和就清楚,前來平城的匈奴不過是佯攻,除去第一日嘗試過進攻外,後面匈奴人一直都在觀望。
“派出騎探!”
虞和開口囑咐道,說完便轉身,在無數穿著邊騎衣物的男子中,朝著遠處走下城道的階梯走去。
“匈奴真的退了!太好了!”
“你們看,真的退了!”
城道內一個個老幼,看到遠處匈奴離去後,紛紛露出劫後餘生的笑容,長舒一口氣,隨後互相議論道。
此前雖說虞和將軍一直都在告訴他們,平城這裡比沃陽安全,他們都不相信,心中還十分害怕是因為兵力不足,所以才讓他們來平城死守,即使虞和將軍說是郡尉白衍的命令,所有人卻也還是半信半疑。
雖然郡尉白衍,親自查處掠賣一事,救了他們無數雁門百姓,雖說也是郡尉白衍,在當初雁門大旱之際,上書咸陽,請求調糧救濟。
但往日歸往日,時逢匈奴南下,還是有很人害怕因為兵力不夠,白衍會命令他們上戰場。
畢竟說到底.他們不是秦人,而是趙人!
而趙人說到底,還是與白衍,或者說白氏,還有著仇恨。
當初長平一戰,秦國武安君白起,下令坑殺二十多萬趙國降軍的事情,趙人不可能遺忘,而白衍,不可能不清楚。
故而他們身為趙人,自然不敢幻想著,白起之後,白氏出身的白衍,能像在秦國上郡對待高奴百姓那般,對待他們趙人,他們只希望白衍能不要與其祖白起那般,不把他們趙人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