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此前騰老將軍領命,直接領兵攻韓,先克重城陽城,後克新城,破申犰,方才無需攻新鄭,然此後、無論滅趙亦或者伐燕,縱使趙無邊騎,燕無大軍,亦能困守都城,邯鄲城破,亡卒不下兩萬!薊都更是在易水兵敗後,王翦將軍圍困半年之久!”
白衍說到這裡,看向楊彥。
“此前魏國得知秦國即將攻魏,早已收攏魏國所有城邑之兵馬,糧草輜重,皆於大梁城內,如此局勢而攻城,輕則三年五載而不破,重則人馬皆失而敗走!秦威皆損。”
白衍說道。
在白衍心裡,歷史上王賁起初便是統領秦國十多萬大軍,直接攻打魏國大梁,結果攻打魏國都城數月,死傷無數都無法攻下,甚至軍中都出現躁動,好在最後想起白起水淹鄢城的事情,方才得以破城。
也是這般,後面攻破大梁城後,王賁為了平息將士的怒火,也是自己心中的憤怒,方才會毫不猶豫的殺死魏王假。
為何有怒火,白衍猜測彼時朝堂內的那些楚系官員,想必也是如同現在針對他這般,針對王賁,並且在秦國是有盈負論的,一但死掉的將士太多,所有將領、將軍不僅沒有功,反而有過的。
這也是為何軍中會有躁動。
畢竟眼看著無法攻破大梁,功勞沒有不說,反而已經懷罪在身,所有將士、將領都會怒而失智。
而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後面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不管是李信攻打楚國時,還是李信失敗後,王翦攻打楚國,王賁都沒有參與。
白衍想到如今咸陽朝堂哪裡的情況,白衍清楚,若是他此番也損傷巨大,即便是有嬴政的恩寵,攻打楚國的事情,也不可能再參與,嬴政答應,朝堂內的那些官員,都會反對。
木桌旁。
聽到白衍的話,封年與珪經驗與見識都不深,無法體會,只是皺著眉頭,覺得這麼說,大梁定是很難攻下。
而楊彥不同,聽到白衍這麼一說,神情早已經凝重起來,驀然回想,似乎的確和白衍說的一樣,而且比起薊都,大梁可是魏國都城,魏國是以土地肥沃、商貿繁榮而出了名的,彼時攻打沒有多少兵馬的邯鄲,都還死那麼多將士,如今攻打擁有重兵的大梁。
“那要如何是好?”
楊彥呼吸已經有些急促,頓時沒了主意,目光看向白衍。
白衍迎著楊彥的目光,沒有著急回答,而是拿著木桌上,方才書寫竹簡的毛筆,沾了沾墨水,起身走去遠處掛在房間上的地圖哪裡。
楊彥見狀,連忙起身走去,封年、珪亦是如此。
待三人來到白衍身後,這才驀然發現,白衍手持筆墨,在地圖上,大梁與滎口之間,劃了一條線,又在鴻溝與大梁之間,再次劃上一條線。
楊彥看著那兩條線的重點,都連線著大梁,而另一邊,都是!!!
“水......”
楊彥頓時眼神一亮,方才凝重的表情一消而散,取而代之的則是激動。
若是方才白衍的話,讓楊彥驀然發覺之餘,心中盡是迷霧,對於攻打大梁而心有迷茫,那麼此刻地圖上的那兩條線,則是如同光亮一般,頃刻間便破開所有迷霧,將一切結果盡露眼前。
此刻看著那兩條線,楊彥才突然驚喜的發現,原來從一開始,魏國死守大梁的謀劃,便註定失敗,魏國註定會滅國。
看向白衍,楊彥眼神微微閃爍,滿是欽佩,他沒想到,白衍心裡原來早已經知曉如何對付魏國,如何攻下大梁。
又想到咸陽王宮內的那些官員,還有方才的竹簡。
素來很少大笑的楊彥,此刻突然都感覺格外滑稽,忍不住哭笑不得的笑起來,心想若是朝堂那些官員,得知白衍從一開始便清楚如何滅魏國,並且有足夠的把握,已經規劃。
不知那些官員,會如何感想!!!
“此事在兵圍大梁前,絕不能透露出去!”
白衍見到封年、珪、還有楊彥這三人的‘眼神’,笑了笑,搖搖頭,隨後拿著筆墨把上面的橫線多花幾條,雖然不會有人膽敢私自來到書房,更別說看著地圖,但小心終歸沒錯。
不過即使透露出去,讓魏國得知,其實魏國如今也已經沒有選擇,糧草輜重魏國全部都帶入大梁。
“將軍!”
忽然間,正當白衍方才轉身,就看到書房外,寇壯一臉慌慌張張,走進書房,氣息滿是急促。
白衍看著寇壯的模樣,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