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
咸陽王宮,此刻在王宮大殿內,嬴政正在與文武百官,朝議政事。
“王上!秦國連年征戰,耕農銳減,糧獲折半,關中、巴蜀已府庫一空,今又攻魏,臣憂來年乾旱,必有災禍啊!”
一名太倉令的年邁官員,站在大殿中央,對著嬴政稟報道。
而這名官員的話,引來文武百官不少嘈雜的議論聲。
“王上,微臣附議!當今秦國,當與民休養生息,三年之內,不可再興兵戈之事、戰亂之舉!如此,秦國方不傷根基!”
一名官員急匆匆的走出百官行列,也站在大殿中央,對著嬴政拱手輯禮道。
大殿上。
嬴政穿著黑色的君王服,在王座上聽著大殿下的官員諫言,表情並未有變故。
其實嬴政也心知,自古以來,秦國的耕農、耕戰的秦人百姓,是有一定數量對比的,一旦伐戰過於頻繁,由於耕戰的伍卒死傷,使耕農的秦人數量銳減,就會導致糧食出現危機,甚至次年還會引發大量災荒。
縱觀這幾年,吞韓、滅趙、攻燕、平亂、伐魏,一件件背後,都是調動秦國所有力量與庫存,嬴政也清楚,如今的秦國,的確需要休養生息。
但回想此前白衍,第一次主動提出要攻打楚國,白衍曾陪伴過嬴政,故而嬴政瞭解白衍的心性,若非白衍有把握,絕不會輕易主動向他開口說要攻楚。
一邊是秦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否則很可能次年會有災荒,一邊是白衍攻楚的請求以及嬴政也清楚,如今不攻打楚國,別說白衍失去此番的機會後,日後白衍可還有把握,就是待楚國穩定下來,秦國再攻打楚國,恐怕都要更難。
楚國的兵馬,可不比秦國少多少。
“王上,事關國之大事,吾以為,如今秦國兩位丞相,左丞相已經出使齊國,當命右丞相回咸陽,主政議事,共討秦國要事!”
嬴政思索間,便看到一名官員站出來,在大殿下諫言道。
而幾乎就在這名官員站出來後,又有幾名官員急匆匆的站出來附議。
嬴政見狀,眼神之中已經有些不耐,正準備開口,忽然間就看到大殿外,一名宮衛急匆匆的跑入大殿之中。
“報,王上!!!捷報!白衍將軍已經攻下大梁,魏國宗室以及魏國百官,皆已出城降秦!”
大殿下,宮衛急忙對著嬴政稟報道,雙手高捧著一卷竹簡。
隨著宮衛的話。
頃刻間,整個王宮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喧譁起來,所有人都一臉恍惚的看向彼此,此前當得知白衍準備水淹大梁後,所有人都有預感,大梁恐怕難以抵抗白衍。
然而即使有心理準備如今聽到大梁城破,魏國百官皆已出城降秦的訊息,所有人依舊難免有些恍惚。
特別是當初那些暗地裡,還嘲笑白衍想要攻打大梁,絕非易事,他們還等著白衍久攻無果,準備上書向嬴政諫言的官員,如今更是臉色蒼白,滿臉無措的看向彼此。
白衍真的滅了魏國,而且還以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方法,根本沒有花費什麼代價,便為秦國滅掉魏國。
“真的滅魏國了!!”
“魏國真的被白衍所滅!!!”
一眼看去,所有文武百官都紛紛議論起來。
“善!!!”
大殿上,響起嬴政激動的聲音。
那些敵視白衍的秦國官員,抬頭看向嬴政,見到嬴政那一臉喜悅,滿是激動的模樣後,整個臉都開始彷徨起來,年紀輕輕的白衍本就已經是中更將爵,如今又滅魏國,也不知道嬴政又賞賜白衍所何。
何況,白衍本就深受嬴政寵信,如今再立滅國之功,日後白衍地位越高,他們此前的舉動,他們不敢想象,白衍日後若是報復他們。
隨著一些官員思索間。
“恭賀王上!”
贏侃率先從文武百官中,經過李斯、王綰等人,來到大殿中央,對著嬴政拱手恭賀道。
隨著贏侃的話,文武百官這時候方才紛紛回過神,連忙一同跪在地上,對著大殿上的嬴政恭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