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五章:震驚的司馬昌,王翦與騰老的可惜

白衍是嬴政寵臣的事情,別說他們這些秦國官員,就是天下,早已經傳開,如今領兵滅魏後,白衍在楚地又立下赫赫戰功,所有人都想要趁機巴結一下白衍。

看著白衍客氣的還禮,禮畢後,所有秦國官員,以及一些宛城士族的老者,都滿是羨慕的看向一旁的司馬昌,白衍對他們都十分有禮,但對比方才見到司馬昌時,白衍著急惶恐的模樣,差別,還是無比明顯。

所有人都清楚,方才不管是白衍對司馬昌的稱謂,還是白衍對司馬昌的舉動,都足以證明白衍是以後輩的身份,面對司馬昌。

這如何能讓他們不羨慕。

司馬昌的府邸。

白衍要趕路,加之一路勞累,司馬昌便替白衍謝絕所有官員、士族的禮宴、

命僕從安頓好鐵騎將士後,司馬昌便來到書房,一進去,就見到吃得狼吞虎嚥的白衍。

“不必多禮了!”

司馬昌看著白衍準備放下碗筷輯禮,連忙擺手示意。

上次一別,還是在胡老不在之時,看著眼前狼吞虎嚥的白衍,想著此前白衍為胡老守陵的舉動,比起當初,領兵在外那麼久的白衍,終究還是能看出到底有多疲憊。

“明日可否在宛城,多留一日?”

司馬昌看向白衍問道。

目光看著木桌上的那把‘仁義之劍’,在得知白衍失劍後,司馬昌其實也已經去請大師,為白衍再準備一把利劍,不過聽到嬴政居然把湛盧賞賜給白衍,不僅僅是司馬昌立即打消念頭,就連那鑄劍的大師,也不再願意鍛劍。

用鑄劍大師的話來說,便是他們鍛造的利劍,再鋒利、再完美,也只能把白衍的名字,鍛刻在劍身上。

然而佩戴湛盧的白衍,名字雖然不能刻在湛盧上,卻能與古時候那些大賢,一起與湛盧存竹帛之中,存在天下百姓一代代人的流傳之中。

逢提名劍湛盧者,皆言白衍之名,皆知白衍之事,這又豈是一把鐵劍能比的。

“白衍越快回咸陽越好!白衍想要儘快見到王上,將楚國大勝的訊息,告知王上,一日都不想耽擱!”

白衍鼓著嘴巴,一邊咀嚼,一邊依舊不斷塞著雞肉。

有些話絕對不能說出來,不管是對司馬昌,還是對其他人,話一說出來就會變味。

就如同白衍曾經為嬴政擋住荊軻的刺殺,身中劇毒,但醒來後,白衍從始至終都再未提及一次荊軻刺殺之事,哪怕是在私下裡亦是如此。

後世太多太多的事情都證明一句話,在君王面前,護王之恩,再言便是仇。

這句話很耐人尋味,卻又無比真實。

“啊!也罷,那吾便再書信一封,告知巖兄!”

司馬昌有些可惜的說道,看著白衍如此著急,最終也沒有再開口挽留。

望著白衍疑惑的目光,司馬昌便把已經將訊息送去給白巖的事情,說出來。

“白衍便先去見王上,日後咸陽,再見伯父。”

白衍看向司馬昌說道。

對於白巖在魏地,白衍一直都知曉,並且白巖昔日籌集多少糧草送給秦軍,白衍全都一清二楚,更在蕭何給的竹簡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日後都要呈送給嬴政過目。

書房內。

司馬昌與白衍二人,交談許久。

也不知道過了一個時辰,還是兩個時辰,直到又有士族好友拜訪,司馬昌方才回過神,看著時辰不早,望著一臉疲憊的白衍。

司馬昌叮囑白衍早些休息,明日還要趕路後,交代幾句,便起身離開書房。

夜色下。

好不容易勸說好友離開,答應日後一定相約去咸陽拜訪白氏後,司馬昌一路送著好友來到府邸外,看著馬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