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連白起都很難放得下,白衍年紀輕輕,卻能放下親自領兵攻打楚都壽春的名利,放下親自領兵完成滅楚的最後一擊,放下親自領攻入楚國王宮,載入竹帛千古的名譽,這如何能讓騰老不吃驚。
年紀輕輕,尚能如此,當真要遠比才華,更為難得,千古以來,多少罕世才士,不都是死在名譽之上。
“明日白衍醒來,便無需告知老夫在城內,免得白衍再多逗留!”
騰老看著一臉失神的司馬昌,輕聲吩咐道。
對於白衍的為人騰老清楚,知道不提上次幫白衍的忙,就白衍個人而言,若是知道他回到宛城,明日定然會拜訪,而且會在府邸外,等他醒來。
故而騰老清楚白衍回咸陽重要,這才交代司馬昌,無需跟白衍說他來過。
騰老也有很多很多話,想要與白衍說,特別是兵書與破陣之事,但與回咸陽相比,騰老還是孰輕孰重。
“王翦亦是如此!”
王翦聽到騰老的話,也點點頭,對著司馬昌交代道。
“諾!”
司馬昌抬手對著騰老、王翦打禮道,隨後看著二老轉身離開,乘坐馬車。
想到二老都因為嬴政而不想驚擾白衍休息,司馬昌心中有些感慨二老這一番心意,看著在眾多秦卒的護衛下,離開的馬車,司馬昌嘆口氣。
想到嬴政居然親口說,要到武關迎接白衍回咸陽。
司馬昌不知道白衍若是知曉回如何想,司馬昌只知道,作為一個外人的他,都不敢想象那個畫面,嬴政啊!親自去到武關,等白衍,與白衍一同乘車回咸陽……
司馬昌想想,心中滿是惶恐,雙腿都有些發軟。
回過神,看著漆黑的夜色,司馬昌這才在家僕的照亮下,轉身走回府邸。
………………………
秦國咸陽。
即將天明之時,就要上朝,午時下朝,隨後處理秦國各郡縣的竹簡、事務,一直到晚上,期間要事,或者楚國的訊息,亦或者發生什麼大事,嬴政還要抽時間,召集大臣,在書房商議。
嬴政自小的遭遇與經歷,讓嬴政完全與其他諸國君王不一樣,其他諸國君王繼位之前,多是公子,生活別提多愜意,而嬴政卻是在兇險的環境中長大,回來後,不甘心做傀儡的情況下,不僅僅要面對其他諸國,還要提防秦國內部,想辦法把君王的權利要回來。
這就導致不管是小時候,還是繼位後,嬴政都養成凡事親力親為的習慣,刻苦、屈身,這些很多很多品行,其實都與古籍中,那些在春秋時期,讓國家由弱變強的明君何其相似。
“下去吧!”
嬴政看著一個妃子,端著湯水到來,望著湯水的模樣,聞著其味,便瞬間沒有胃口。
妃子的舉動不僅沒有讓嬴政舒心,反而愈發勞累,自從昌平君叛亂之後,嬴政便不怎麼願意見到羋王妃,而最讓嬴政寵愛的齊妃,又在齊國。
“王上,這是隴西送來的竹簡,不管是李郡守還是李瑤將軍,似乎有感覺到,羌族愈發不受控制,似乎其內部,已經分成兩個派系……”
蒙毅拿著一卷竹簡,呈送到嬴政身旁,對著嬴政說道。
嬴政聞言,眉頭緊鎖,拿過竹簡開啟看起來,當看到此前送去羌族的央金,不僅僅重新統治月氏,更是逐漸開始拉攏很大一部分羌族人。
這讓嬴政很是不安。
月氏還好,有匈奴制衡,哪怕央金統治月氏,嬴政也不擔心,但羌族,可是在隴西北上的必經之處,羌族若是出問題,秦國就如同背後掛著一把利劍。
“羌族!”
嬴政把竹簡放在木桌上,思索著對策,也在想著要不要召見馮去疾、尉繚、李斯等人前來商議。
這時候突然就聽到,書房外,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嬴政雖然沒有抬頭,但沒多久,就聽到一個微弱的腳步聲,走進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