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帝業繚繞》已經全部結束,這個結局的設想,暗線多於明線,是因為寫前幾個文的時候,我對線索的處理都是面面俱到,導致沒什麼懸念,所以這次我想換個方式,給大家留下一個想象空間(其實線索也足夠明朗了,只要結合前面的伏筆和情節,稍微開動一下腦筋,也能腦補出來啦。
要看書)我知道,這個結局肯定會有部分讀者不滿意,因為故事裡並沒有酣暢淋漓的勝敗,最終做皇帝的這個男人,也不是靠自己打贏的天下。
其實要寫男主戰無不勝很容易,只需找幾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套在這個故事裡,然後讓勝利的一方永遠屬於聶星痕或雲辰,他就能理所當然地走向巔峰。
但是讓男主打遍天下無敵手,最終做一個人生贏家的故事,已經太多了,我不想重複這條老路。
絕對的男強文或者女強文,也不是我的風格。當然,如果故事裡的男主角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我可以讓他一直贏下去,但這就不符合我創作帝業的初衷了。
顯然,帝業中幾位男主立場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機和私心,每個人都用過不正當的手段去爭奪,所以我不想讓任何一方贏到底。
如果他無所不用其極,最終依靠武力和陰謀陽謀打敗了其它三國,這個男主就成了一個殘忍的
“野心家”,不是眾望所歸。這樣的主題三觀不正,我也不會寫的。其實人生想輸或者想贏都不難,難的是在低谷時能進一步,在巔峰時能退一步;難的是懂得妥協和平衡,懂得捨棄和退讓。
現在這個結局,就是多方妥協退讓的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一切,但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他(她)想要的一部分。
比如長公主放棄讓兒子當燕王,但得到了開國皇后母親的殊榮;定義侯放棄了生命,但化解了夫妻間的恩怨;聶星逸放棄了王位,但得到了魏連翩相伴一生,得到了新朝三王之一的位置;明塵遠放棄了執著,得到了鎮國王的世襲榮耀(以及《沉鸞孽》男主祖宗的光環);墨門的幾個人也是有得有失。
更不要說雲辰放棄復國,寧王、原澈放棄開國皇帝名垂青史的機會,還有人健康盡失,放棄了光明正大的身份地位,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名字背後……我希望每個人都為他做過的錯事負責,所以目前這個結局裡,無論男主還是男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懲罰。
這是至少1o方勢力共同做出妥協的結果,也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個平衡。
我敢摸著良心說一句,這個結局更難寫,要找到這麼多方勢力的平衡點,遠比某個男主一枝獨秀贏得天下要難得多。
於是我也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句,我盡力了,真的盡力了。至於大家想了解的其餘部分,比如微濃有沒有後代,大熙的後幾任皇帝到底是聶氏血統還是原氏血統,雲辰有沒有娶妻,瓔珞的兒子何去何從……其實這些我都已經想好了,但是我決定留白。
這其中可供想象的部分有很多(前文線索也已經暗示很多),如果有朝一日我想填充大熙王朝5oo年間的風雲變遷,我會再進行明確,在此之前,大家可以結合三部曲文中的蛛絲馬跡進行合理想象,包括一些
“細思極恐”的細節。《帝業》引了我寫文以來評論區最激烈的討論,大家各有各的立場,表達對人物的喜愛和吐槽,對於這個現象,我心中其實是竊喜的。
這和我寫文的初衷相同,以前寫文,總覺得善惡要分明,現在會更思考人性的複雜,我希望我能站在更多的立場塑造人物,自然也希望讀者能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人物。
有時候我可能有長篇回覆,但也並不意味著我生氣了,只是寫文太寂寞,看到有人願意表意見,偶爾也會技癢難耐,想跳出來說幾句,如有得罪之處,在此向大家說個抱歉。
其實《帝業》是我在三部曲裡最早構思的,但有感於構架大、人物立場多,所以我放在了三部曲的最後。
但是動筆時現難度比想象中要大,因為《妾心》和《沉鸞》的伏筆已經擺出來了,要讓三部曲符合邏輯地銜接好。
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覺得我沒有原地踏步,無論進步還是退步,至少看到了我在努力求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