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小心提防著,甚至於做好了一旦家中有事,就派上一兩個軍團回防的準備,可遲遲沒有訊息,真等著自己攻下了長安城,曹操反而是動手了,這讓他很是有些想不明白。
對此,張超叫來了隨軍的兩位軍師,沮授與李儒。
兩人思考了半天,也無法弄清曹操為何在此時出兵,按說這絕對是失了最好的機會了。想了半天沒有看出原因,他們就將其統歸為訊息避塞所致。
古時,傳遞訊息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是要靠快馬斥候去傳遞的,也有信鴿的。就像是張超就一直用著信鷹傳書。
只是動物畢竟很多時候是不可靠的,就像是張超送出的信鷹,也有很多時間並不能如實的來傳遞訊息,失蹤之事是常有發生,這就導致只能用快馬斥候來傳遞訊息最為準確了。
這般一來,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一個訊息來來回回需要的時間太長了一些,有時候等你收到情報時,那戰爭可能都結束了也未可知。曹操是不是就是因為訊息傳遞的不及時,這就以為長安城還沒有被攻下,此時出兵洛陽是好時機呢?
似乎也只有這般的解釋了,在想不出什麼的原因情況下,張超也就信服了這個決定。今天召集眾將開會,便是想看看有哪位將軍願意回援洛陽的。
無論如何,曹操畢竟是出兵了,為了表示出足夠的尊重,也是要派軍隊回去的。在說了,這幾戰下來,俘虜了劉備和董卓盡八萬的俘兵,這些人也是要送回到洛陽城,那時,這些人將會被打亂後重新安置。
有意的當著眾將軍面提起曹操出兵之事,就是想看看大家的反應,看看誰願意主動趕回去支援洛陽城。
張超雖然不是將軍,可確清楚這些人的感受,如今長安被攻破,劉備軍大敗而逃,眼看著大功就在眼前,只剩下一個董卓也不過就是甕中之鱉而己。
眼看著大功勞就在眼前,又有哪一位將軍肯放棄呢?
深知將軍們都衝著大功而來,若是強行安排誰回去的話,怕是會多有怨言,儘管以張超現在的身份,己然無懼於這些小節,可他終不想被人在身後指責什麼,最重要的是,如果回去支援的將軍不是自己願意,誰又知道會生出什麼樣的事端來呢?
越是身居高位,張超就越是感覺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尤其是他手下的這些將軍們,一個個武勇非常,也正因為此,他們一個個都是眼高於頂,目中無人。而想要駕馭這些人,本就是一種極高的藝術。
張超說完之後,目光即看向著著各位將軍,而這些將軍們,在這目光之下果然就開始有些躲躲閃閃起來。
放著大功不去爭搶,確是硬要放棄,怕是任誰都不會心苦情願的吧。
“怎麼?沒有人願意回去對付曹操?是你們害怕了嗎?”張超等了好一會,也不見有任何的將軍站出來,甚至他還有意的用目光示意了原來自己的護衛長,時任第六軍團的軍團長典韋,可這小子竟然是將頭高高抬起,彷彿是天花板上有什麼好看的畫一般,就是不予任何的回應。
這一切都讓張超有些生氣,這些將軍武勇倒是有一些,但終還是少了一些大局觀呀。
四軍團長張合倒是有些猶豫,只是在他身邊站著的副軍團長高幹有意的伸手拉了一個他的臂袖,那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之前對付諸葛亮的時候,六軍團長徐榮戰死,做為一同出征的四軍團自也是有著不小的連帶責任。現在正是要立功洗刷一切之時,而此刻若是放棄了這樣的立功機會,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什麼時候了。
高幹是擔心張合一衝動,會主動站出來承擔一些什麼,這才搞了一個小動作。而這個小動作,也讓張合因此而遲遲不能邁出了那一腳。他雖有心想要為張超分擔一些什麼,但做為一名軍團長,更應該考慮的是整個軍團將士之心才是。
四軍團,六軍團都沒有做出任何的表示。一軍團的副軍團長文丑更是不著急。
一軍團本就是張超直屬之軍團,如果主公真的決意讓一軍團去支援,那都無需去問其它將軍的意思了,本身他就是軍團長,是可以做主的嗎?張超不說,就己經證明他沒有打算讓一軍團站出來承擔這個任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