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六百一十四章 錢莊貼票

“眾卿,你們的表現讓朕滿意,事實證明你們是忠誠的,是可靠的,是國之棟樑之才。”出聲安慰與誇獎著手下文武,接下來張超就是話音一轉道:“天下未平,眾卿身了的擔子依然很重,朕欲從開春之日起揮大軍於中原,介時還望大家在接在勵,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聽聞開春之後就可能會有大戰,像是呂布、馬超這樣的武將自然是激動不己,這正是他們所求的。反倒是郭嘉、龐統等文臣確是緊鎖著眉頭,顯然他們考慮的問題更多一些,在他們看來,連年征戰之下,天朝國庫並不豐盈,此刻並不適應於打大戰吧。

張超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沒有與任何人商量,只是之前與賈詡在海上提過一嘴而己。對於國家的經濟情況他自然是瞭如指掌的,但他還是敢於這樣做,那便是他早就想好了方法。

曹操退兵,司隸暫時安全了,張超連下了兩道命令之後即離洛陽向著晉陽城而去。

兩道命令,第一道是命馬超前往西涼,換回在那裡平定局勢的六軍團典韋所部。並允許了龍騎軍團可以出玉門關進入西域的決定。

第二道命令,著呂布為司隸州牧,同時節制附近的所有軍團,但凡發現曹操或是劉備來犯,可無需先行稟報,有臨機處置之權。

武有呂布,文有龐統,張超還是很放心的。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的張超就帶著郭嘉等人返回到了晉陽城。

此時,己然是公元二零六年元月,眼看春節將至,張超還在帶著群臣祭天,這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可是極為重要的事情,但凡張超本人在皇宮之中,都是要帶頭參加這個聖典的。

值得一說的是,祭天聖典中真正的組織者竟然是陳琳。

此刻的陳琳,因為在郭圖謀反事件中有功,己由原來的五品禮部官員擢升成了三品文官,主要負責就是禮部的一些事誼。

陳琳被升了官,幹勁更足了,這一次祭天活動也搞得十分的熱鬧,這種氣息也迅速的傳遍了整個晉陽城。亂世之中,這裡的繁榮昌盛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反而隨著天朝的越來越強,使得百姓對於國家也是越來越有信心了。

天朝連北方的強國羅斯都敢於一拼,這使得它早就名揚千里,甚至有著更多的人慕名而來,一度使得晉陽城內是人滿為患,不得以之下,魯肅只得向張超申請,晉陽城開始了第三次的擴建。

擴建之後的晉陽城,人口總數量突破了兩百萬,儼然成為了天下第一大城。

相比於百姓們歡歡喜喜的過年,張超包括手下的重要文武群臣們確是一刻都沒有閒著,他們一直在商議著有著過完年後,出兵中原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上,做為皇帝的張超竟然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其中的魯肅等為首的幾位重臣竟然全是持反對意見。

他們的說法是國家連年征戰,國庫己無多少銀錢可用,便是糧草也有難以為繼之勢。

對此,還有郭嘉等一派重臣持觀望之態,即是說支援也不說反對,就似是在等著張超最後的決斷一般。可是僅從他們不表達的方式上來看,他們似也是不同意的,只是他們更懂中和之道,並沒有像魯肅那般直言反對就是了。

對於眾臣們並不支援自己的意見,張超心中是理解的。國家常年征戰,花銷甚大,長此以往,難免會被人說成是窮兵黷武,這於國發展不利。

只是張超雖然心知這些,但他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辦法解決銀錢的問題,當然,這還並不是最主要的,藉此他甚至還可以將曹操與劉備都託到深淵之中。

擁有自己想法的張超並沒有想著與誰去解釋這些問題,他相信,事情一旦做成了,結果大家都可以看出來的。反倒是提早說了出來,倒是很可能訊息會走露出去,而一旦傳到了對手耳中,怕就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了。

如此,憑著一言九鼎的權威之勢,張超一語而定,全國內開始徵兵,同時中華錢莊在天朝境內全部開發,百姓可以存錢放入到錢莊之中,存放一月,可獲得半成的利潤回報,這被他稱為貼票模式。

“貼票”是中國近代錢莊發行的一種憑證,類似於今天的“定期存摺”。其首創者是上海的“協和”錢莊,它的規定是:凡以現金98元存入者,付給莊票一張,半月後可收現金百元,這是中國最早的貼票。

因為張超的原因,錢莊與貼票皆是早一步的現實了。而中華錢莊的規定是,但凡存入錢莊九百五十錢者,一月之後可獲取一千文即一兩銀子的回報,多存多得,沒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