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許昌城內外就變得十分熱鬧,不僅如此,就是整個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裡。顯然大家都看出來了,這一戰的勝負很可能就會決定中原的最終歸屬。
天下人都在關注著這一戰,自然而然,張超與曹操也是十分的重視。大戰未開始之前,兩人就都叫來了重臣們,開始商議對策。
曹操一方自然是要以守為主了,兵力不及人家,武器裝備不及人家,甚至兵員的素質也不如人,不守如之奈何?
張超一方自然是主攻了。優勢在手,當然不會有什麼客氣,只是怎麼樣的攻擊倒是需要好好的商酌一番,怎麼樣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張超原本是想要一戰而定勝負的,只是這個想法在聽了六軍團軍師李儒的意見之後,他就不再堅持。
李儒說,一戰而定自然是好事情,且也並非不能做到,只是如此一來,曹操必定死拼,倘若是這般的話,所付出的代價可非是一般的大,弄一個不好,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倘若是真打到了這個樣子,想必躲在一旁的西蜀與東吳定然會趁機出手,如此豫州將是誰的領地還未可知。
張超當然不是怕了西蜀與東吳,只是他擔心的是自己付出了努力,確是給別人做了嫁衣,這樣的虧本買賣他可不想做。所以,在聽了李儒之言後,他決定以保持自己的主要實力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消滅魏國的有生力量,步步蠶食為上。
即然不想一步到位,一戰而定勝負,張超就決定先在許昌城前儘可能藉助著兵力的優勢先消滅對方的主要力量在說,而在此之前,他還想與曹操要好好的談上一談。
曹操怎麼說也是一個梟雄,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為自己所用,這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當然,這樣的可能性很小,可張超還是想要一試,真有這樣的結果,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好事情,士兵可以不用去死,百姓也不用在經歷戰火之災了。
自從當上了皇上之後,張超的胸襟和格局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他己經是以一個君主的身份去想了,而非是以前做為一方諸侯般只是去搶地盤,求生存。
透過飛箭傳書的方式,張超把自己要見曹操的想法告訴了許昌城外的魏軍。
一波箭羽來襲之後,原本魏軍還有些緊張的,可是看到那些箭矢並沒有射向他們,而是前方十幾米外的空地上,並且那些弓箭身後都綁有著密信時,這才恍然大悟,這裡負責的將軍即連忙將信件送呈了上去。
許昌城中的曹操看到了張超之信,臉色淡然之及,他想不出此時張超要見自己是什麼意思?難道僅僅只是想要敘舊嗎?亦或說是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
張超之所以沒有想到是談判,那是因為現在的戰場主動權盡在人手,張超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做。至少,易地相處的話,他是不會將主動與對方談判的。
“皇上,會不會是那個張超知道我們實力也是不俗,有些懼怕了?”前來送信的大將軍夏侯惇用著一絲猜疑的口氣問著。
“這不可能。”不等曹操回答,另一邊站著的文臣荀攸己然搖了搖頭道:“張致遠此人,性格剛毅,做事果斷,思維慎密,即然來了想必就做出很多的考慮,是斷然不會臨陣而怕的。”
其實荀攸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張超在面對強大的羅斯國的時候一樣不會懼怕,更不要說現在面對的是實力遠不如羅斯的魏國了,那就更沒有懼怕的可能。
“不錯。”曹操此刻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張致遠是不會害怕我們的,想必此時要與我相談,只是想勸說我放棄抵抗而己。”
曹操不愧是曹操,很快就看出了張超的意思。只是他心中明白,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別得不講,兒子曹丕死在了天朝軍中這一條,就說明兩人之仇不共戴天了。
“什麼?勸我們投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還佔據著兩州之地,還有雄兵一百五十萬,怎麼可能會投降。”夏侯惇聽到這裡之後,就是一臉怒氣的說著。他的兄弟夏侯淵正是死在了天朝大軍手中,對他而言,此仇不能不報。更不要說,在他的心中,如今的魏國還是僅次於天朝的第一大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