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蘭。
此刻喊殺聲四起,城下投來的巨石時不時就會落到城樓之上,帶來的就是一片的鮮血四濺。
這己經是攻城的第四天了。
四天的時間裡,彼得將軍發起了不下十餘次大小的攻擊,其中最危險的一次都己經殺上了城樓,但終還是被典韋親自帶兵上陣給打壓了下去。
四天來,雙方皆是損失不輕,其中彼得大軍損失大概六萬餘人,六軍團戰死戰傷四萬餘。
典韋經過了四天的守城戰之後,也終於開始正視起羅斯大軍,不得不說,他們軍士人高馬大,生性勇猛,的確是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如果僅僅只是單兵做戰的話,六軍團士兵還真不是羅斯國士兵的對手,好在他們有一套配合做戰的方法,倒是彌補了一些不足。
可就算是這樣,四天的攻城戰下來,六軍團的損失也一樣不輕。相比於守城來說,他們的傷亡己經算是不小了。
“軍師,皇上什麼時候能率大軍趕到呀,這樣的打法實在是太憋屈了一些。”趁著對方攻城休息的間隙,典韋終於忍不住出聲問向軍師李儒。
典韋聽從了李儒的安排,並沒有完全的發揮出六軍團的實力,最重要的是,像是這樣的守城戰並非是他所擅長的,按著他的意思,敵人進攻他們也進攻,以攻對攻才是最好的攻擊方式。事實上,有著一半以上騎兵的六軍團是擁有這樣的實力的,在加上有典韋這樣的猛將,有副軍團長顏良這般的虎將,以攻對攻還真能打上對方一個出奇不意。
只是李儒並沒有同意這樣的打法,如果說典韋眼中看到的是勝負,他眼中看到的就是大局了。
之前李儒曾經跟烏特金說過,以五十萬人守住海泡蘭會很艱難,但那只是和此人說說而己。事實上,六軍團守在海泡蘭,莫說對方來八十萬人馬,就算是一百萬,甚至在多一些,也佔不到什麼便宜的。
六軍團經歷大小無數戰,這點自信和能力還是有的,但李儒還會向烏特金給出那樣的說法,無疑就是為了引張超大軍進入而己。總需要一個合適的藉口吧?
就像是現在,明明可以不讓仗打的這麼緊張,但李儒就是沒有下令反擊,便是守城的時候,也沒有拿出全部的實力來,守城所用計程車兵多也是一些新晉入伍的戰士,像是很多精銳老兵,都在城內營中休息呢。
李儒就是要製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來,他要藉此告訴烏特金,海泡蘭隨時可能會被攻破,你如果在不抓緊做出決定的話,那可能就會晚了。
即是有著這樣的安排,李儒又怎麼可能會同意現在典韋的要求呢。只是他也知道做為軍團長,眼看著士兵每刻都有死去的,心情並不好受,所以他雖然沒有答應出兵的要求,但確還是以安慰的口氣講道:“軍團長,你且稍安勿燥,只要我們能讓烏特金同意皇上引大軍前來,六軍團就是大功一件,皇上定會賞賜於我們的。”
李儒知道典韋在乎的是什麼,知道他對皇上張超的尊重,這就以此為藉口的說著。
果然,要說了這些後,典韋的臉色就變得好看了許多,“好,即是這般,那就在等上幾天好了。”
城樓之上,典韋與李儒說話的同時,在城內的一座看起來很是宏偉高大的府中,烏特金與馬特維兩人也在焦急的等待著結果。
守城戰己經打了四天,這四天時,兩人都不止一次的上過城樓看過,名義上是慰問,弄一些吃的送去,但實際上是觀察情況來著的。
彼得可是大殿下極為倚重的一員猛將,武力非凡,能力極強。甚至有人排的新五虎將就有此人的名字在其中,那這樣的人是好相與的嗎?
在看到了慘烈的攻城戰之後,兩人就更加清楚了彼得的能力,在看到每天由城樓之下送出無數受傷與死去的天朝士兵屍體時,他們都感覺到脊背有些發涼。
他們感覺到六軍團己經在盡力了,但奈何的是,彼得兵多將廣,照這樣的損失下去,人家是不懼怕的,很有可能還是六軍團先受不了了,而一旦他們感覺傷亡太過慘重,決意退軍的話,海泡蘭城怕就要易手了,那時兩人的人頭怕就是要落地了。
一想到此,怎麼不讓人心生冷汗?
“烏大人,二皇子那裡還沒有回信嗎?”馬特維有些擔心的問著,本來就因為攻連克斯失利的他,現在還真就是人微言輕了,事事也不得不向烏特金請示。
“還沒有。”烏特金同樣是一臉焦急的神色,但很快又補了一句,“信使來回走也是需要時間的,想必應該沒有那麼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