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柳氏,沙場戰將王氏遺孤,膝下一雙兒女,年僅三歲,全靠王氏家族接濟活命。
王張氏,戰兵遺孤,膝下三子,無力養活……”
王氏族老眼見王浪軍停下噁心人的舞步,止步在橫杆上俯瞰下來的神態,來勁的爆豆子。
一口氣道出十幾位遺孤家庭,說個沒完沒了。
話裡話外都在炫耀王氏家族的恩德,怎麼怎麼仁義,接濟遺孤,不求回報。
變相的聲責王浪軍,想讓她們去死,你就抄了太原王氏家族試試?
這是另類的威脅。
王浪軍到沒怎麼在意這些事情,甚至於懷疑王氏家族在做戲,找人演戲,妄想矇混過關?
貌似這一招不好使。
然而,狄韻聽著聽著就淚流滿面,動了惻隱之心。
連帶長樂與襄城公主都默然垂淚。
好像都在為戰死沙場的遺孀,兒女無力生存,淪落到依附家族乞憐偷生的份上,倍感傷懷。
須知依附家族的人,多半賣身家族,再無出頭之日了!
如今,王氏家族讓這些人前來以死相逼,她們根本沒得選擇。
因為她們不來逼迫王浪軍放棄抄家的行動,她們就會被王氏家族抹殺。
成為王氏家族奮死一搏的犧牲品。
或者成為抵抗前來抄家的隊伍的炮灰,為生存而戰。
這是她們償還王氏家族賜予活命恩惠的報答。
這個時代的人報恩上,雖死猶榮。
何況她們這些孤兒寡母的組合,即便想逃脫王氏家族的魔掌,也是有心無力。
所以她們沒得選擇,唯有求取王浪軍放棄抄家行動,才能活命。
否則都得死!
“王浪軍,像她們這類人,我們王氏家族養了數千上萬人,難道你忍心看著她們因你而死,變成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王超自以為王浪軍妥協了,仰視著輝耀在正陽光芒中的王浪軍,眯著眼睛,扯開嗓門吶喊。
耀武揚威,自得自滿。
好像在炫耀王氏的豐功偉績?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全天下的民眾,除了少數人自食自足以外,其餘的人全都依附於士族活命。
這就形成了一種士族優越的風氣。
無論是士族的地位超然,作威作福,備受民眾敬奉巴結,做夢都想變成士族中人。
還是朝廷封賞功臣,圈地封侯,豢養家族勢力,形成士族風尚,都是劃分人均等級,促成腐敗時局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