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5章 分兵備戰

“再給你三千人,若是河道不能如期清理乾淨,你的命,我的命,恐怕都保不住!”

“末將明白!”那將官無奈,只能接令。

既然軍令無法更改,他也只能往河裡堆人了!

就在金人拼命堆人,清理河道沉船的時候,太平渡的宋軍也沒有閒著。

虞允文穩住太平州局勢之後,州縣官府逐漸恢復了正常執行了,民心也穩了幾分,那些搖擺不定,想逃難又捨不得離開故土家園的百姓,更傾向於留下來,再看看局勢發展,一旦太平渡守不住,他們還是要走。

但在太平渡沒有丟失之前,他們還是希望能幫上忙,出一份力,盡一份心。

於是在朝廷大員虞允文號召下,從各州縣趕來支援的鄉紳百姓聚於太平渡江岸,有錢有糧的鄉紳,為大宋將士帶來了慰問糧食和豬羊,什麼都沒有的普通百姓,則帶來了他們一身力氣和工具,臨江漁民、商賈則帶來了他們的船隻。

支援人數,一天之內達到四千多人,各路鄉紳捐獻的糧草總計五千多擔,各地彙集而來的大小船隻一百餘艘。

面對前來增援的普通百姓,楊叢義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對面有五十萬敵軍,太平渡總兵力不足八千人,當此危難之時,朝廷的援軍遲遲不見蹤影,而不顧危險趕來增援的卻是需要他們保護的普通百姓,說起來,多少有些諷刺與無奈。

百姓的熱情,遠超楊叢義想象,但他下令將一百餘艘船編成太平忠義水軍之後,附近聞訊趕來的船隻迅速增加,不到一天時間,增至三百餘艘。

由於人少船多,精武軍、揚武軍又不擅小船作戰,於是那些趕來增援,修築江防工事的青壯民力,根據自願原則就被編入忠義水軍,按船隻大小適當分配,而後又一一為他們分發了弓弩刀槍等武器,好讓他們在敵軍來襲時,有還手之力。

根據江對面的探子回報,敵軍正在加緊蒐集建造船隻,預計敵方船隻總數已過千,從敵方最近軍隊調遣動向來看,他們馬上就會渡江。

完顏亮統帥五十萬大軍,在和州準備這麼久,不可能不渡江,即使渡江時機不成熟,也會搏一搏,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是不利。

宋軍能派哨探去對岸,他們也會派人來太平渡,完顏亮一定知道,太平渡宋軍如今只有幾十艘船,幾十艘船即使再大再厲害,也不可能將整條長江攔的嚴絲合縫,所以下次渡江,他們的船隻定然傾巢而出,以渡江為目的,而不是在江中與大宋戰船糾纏。

十幾年前,楊叢義跟完顏亮接觸的時間不算短,他不是沒腦子的人,一旦得知太平渡防守兵力情況,必然會有這種應對措施。

若是放在沒有百姓前來支援之前,完顏亮拉長渡江戰線,大舉渡江,楊叢義對守住太平渡沒有任何信心,因為他的船就那麼幾十艘,千條敵船四散渡江,他們能擋住幾艘?

但現在情況稍有不同,有三百餘艘商船、貨船、漁船增援,他們便是有效的拒敵之力,沒有人能比他們更熟悉長江,沒有人能比他們在江裡更自在更穩當,三百艘船足以將千條敵船的渡江陣型衝散,江裡陣型一散,再想聚攏,便不可能了。

忠義水軍匯聚到太平渡之後,便在楊叢義的指揮下,分成三軍,一軍在五艘戰船帶領下逆流而上,埋伏在二十里之外的當塗縣,一軍在五艘戰船帶領下順江而下,埋伏在慈湖河附近,另外一軍則與精武軍、揚武軍一道,共守太平渡。

太平渡各軍各船積極備戰之時,派去對岸的探子接連不斷送回軍情,其中一條軍情十分明確:金人將在冬月初九申時三刻,祭祀渡江!

得知訊息的楊叢義,馬上召集眾將議事,安排作戰任務。

“確切訊息,明天一早,敵軍將大舉渡江,屆時他們的船隻將會鋪滿整個江面。我們的作戰計劃不變,兵分四路,當塗、島嶼南端、北端和慈湖河,主戰場還是在太平渡與敵營之間的島嶼周圍。蘇仲、薛望你們各帶十艘戰船、三十艘忠義船,申時之前埋伏於島嶼南端。潘誠與我各帶十艘戰船、四十艘忠義船在島嶼北端截擊敵船。袁華帶領揚武軍和剩餘戰船、忠義船在太平渡隨時支援,若有敵船突破江中防線,務必將他們擊毀在江中,儘量不要讓他們登岸。馬洪帶領太平守軍嚴守江防,有任何漏網敵船靠岸,立即斬殺登岸敵軍,不得讓他們越過江防!明天這一仗,關乎太平渡,關乎太平州,也關乎整個江南大宋,我們只能勝,不能敗!若有人私自撤退,絕不容情!對明天作戰安排,大家可有疑問?”

楊叢義說完,掃視營中諸將。

“楊大人,為啥不讓我跟敵人正面作戰?”馬洪對這種安排似乎不是很滿意。

“馬統領稍安勿躁,在江中作戰跟在陸地上大有不同,在江裡基本沒有正面作戰的機會,十幾丈外用弓弩殺傷敵兵,近距離則直接用船撞,將士們手裡的刀槍用不上,等我們擊敗敵方水軍,渡江作戰之時,絕對讓馬統領做前鋒!”楊叢義解釋道。

“好,末將提前謝過大人!真到那時,大人可別忘了今天的承諾。”馬洪抱拳。

楊叢義輕輕點頭,而後再問:“還有什麼疑問?”如果沒有,就各去準備。

“大人,如果明天在江裡擋不住敵軍怎麼辦?”有副將問道。

“擋不住也要擋,這是大宋生死存亡的一戰,即使全軍覆沒,也不能讓敵軍渡江!我再強調一次,任何船隻不得逃離戰場,擅自逃離者,殺!”楊叢義神情嚴肅。

“若是我們在江中全軍覆沒,太平江防之事就有馬洪負責,務必將敵軍擋在江岸,守住太平渡!”

“是,大人!”

眾將齊聲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