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林楓用手指向身旁的一棵雲杉,而後對著攝像頭,繼續道:“我曾經說過,在野外中搭建庇護所,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比如說這棵雲杉,我可以把它用做庇護所的主樑,建一個三角形的窩棚!”
話音一落,他立刻開始行動了起來。
這周圍有很多斷裂的樹幹可以利用,是建造屋頂的好材料。
林楓選了一根較為結實的,而後又去遠處摘了一些棕櫚葉和藤蔓。
“這些藤蔓可以搓製成繩索,用來連結和固定庇護所的主樑。”
說著,他把一根粗壯的樹幹斜立在杉樹上,而後又將蒐集來的枯枝和棕櫚葉,鋪在上面,弄出了一個雛形。
最後,在每個連線處,林楓又分別用藤蔓將其固定好。
折騰了足足二十多分鐘,一個簡易的庇護所總算是搭建完成了。
“怎麼樣,還不錯吧?”林楓一邊說著,一邊控制無人機,將庇護所的裡裡外外給拍了個遍。
隨後,他繼續道:“這種三角形的庇護所,是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最鍾情的款式,它有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坡屋!”
“顧名思義,就是隻有一邊斜屋頂的庇護所!建立坡屋,屋頂與地面的角度最好是六十度!因為這個角度是理想的熱反射角度,可以將庇護所前的火堆熱量充分的反射到身上,同時,如遇雨天,它又能有很好的導雨效果!”
……
“666,學到了!”
“講真的,楓爺這波教學真的很NICE!”
“改天出去浪一圈,也試著搭建一個,看著好溫馨啊!”
“看著簡單,實際很難,別問我怎麼知道!”
“樓上真相!”
“有這麼難嗎?看著挺簡單的啊。”
“站著說話不腰疼,你自己去試試就知道了!”
瞄了一眼彈幕,林楓笑道:“看起來是很簡單,但當你親自動手的時候,你就知道,它到底有多難了。”
“此外,除了單坡屋頂,還有很多庇護所也非常不錯,比如它的改良款,雙坡屋頂,還有A型帳篷,石屋,地坑,雪洞,拱形茅屋等等,但不管種類如何繁多,選擇搭建庇護所時,你只需要記住一點,務必要因地制宜,綜合利用,這總才是關鍵!”
“楓爺太6了!”
“這麼多?”
“看了楓爺的影片,我想離家出走……”
“座標滬市,有沒有組團的,去佘山野營?”
“報名!群裡聊!”
直播間中,很多觀眾在看了林楓搭建的坡屋後,都很激動,直嚷嚷著,也要出去浪。
沒辦法,這種田園式的生存方式,真的很酷。
自己建房子,自己做吃的,約上三五好友,釣魚野炊,簡直就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最重要的,在野外,沒有了束縛,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大有一種玩海島大亨的感覺!
擴建營地,製作武器,獵殺動物,自給自足,想想都刺激!
這邊,林楓又將坡屋稍稍改良了一下,搬來了很多石頭,壘在左側,用來防風聚熱。
而後,他又在屋內用棕櫚葉和雜草,做了一張簡陋的單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