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琢磨了一會兒,點頭道:“嗯,這個主意不錯,你正好是戶外這方面的專家,咱也不需要再去花錢請什麼策劃了,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林楓將衝鋒衣後面的帽子扣在了腦袋上,哈了口氣,想了一會兒說:“應該用不了多少錢,小規模的,百來萬到頭了,這些山頭是國有的,還是集體的?”
“村集體的,我們家包了五年。”
林楓點了點頭,“那就好辦多了,我們只要利用這個現成的場地,然後規劃出一條徒步的路線,沿途設定一些攀巖點,露營點,再開設一些戶外技術的課程,比如鑽木取火,手工製作什麼的,就齊活了。”
“其實,這種特色旅遊專案,最關鍵的還是噱頭要足,再有就是宣傳要到位,跟網上的那些戶外論壇、團購網站的做好對接,發軟文,打廣告,就差不多了……”
還沒等林楓說完,李明達就插嘴道:“這路子我看行,瘋子,你小子可真精啊!”
“那成,咱們就這麼定了,回頭我做做預算!”王凱肯定道。
林楓微微一笑,“這事的話,你們倆就多費點心,我平時可能沒那麼多時間,有問題咱們就電話聯絡,至於那些專業性的東西,就交給我來處理,運營你們來。”
“行!沒問題!”
不得不說,在這個世界,戶外旅遊這個專案,真的很有前景,因為沒什麼人注意到這個巨大的商機。
國內大部分的徒步路線,全都是些“野路子”,基本都是驢友們自己開發的,不融入這個圈子的人,根本就接觸不到。
雖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徒步組織,但都是小打小鬧,卻並沒有形成一種完整的商業化運營模式。
放眼望去,全都是“業餘組織”。
所以,林楓覺得,這絕對是好點子,而且商業潛力巨大。
發展到後期,真要是做大了,還可以把這種“荒野旅遊”打造成品牌,在全國推行,將一些未開發的徒步路線也囊括進來。
隨後,三個人沿著湖畔溜達了一圈,討論了一下具體的細節。
旅遊專案的話,大致分為四大類。
一,荒野求生課程。
二,原始技術傳授。
三,徒步登山路線。
四,bushcraft(叢林生存)體驗。
之後,就是一些周邊,比如狩獵,原始捕魚,高山速降,攀巖什麼的,但凡是跟戶外有關的,都可以參考,搞得有特色一點。
再然後,就是運營、宣傳方面的事了。
又聊了一會兒,三個人在口頭上把這個事定了下來。
林楓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步子邁得大一點,怎麼也得投資個一百萬,估計改造場地,投入相關裝置什麼的,就要花上幾十萬。
然後,就是跟一些機構對接,可能也得花上一點錢。
除去這些,手裡還得留點預算,七七八八算一下,一百萬差不多了。
他們三個人裡邊,李明達剛轉業回來,手裡沒什麼錢,有個十萬八萬的頂天了。
所以只能林楓和王凱拿大頭。
又聊了一會兒,天色漸黑。
同學們也都玩得差不多了,於是王凱就帶著大家去了農家樂的小劇場看皮影戲、聽秦腔。
秦腔又叫梆子腔,是西北地區的傳統戲劇。
表演起來,極富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一口口關中方言,聽上去很舒服。
硬朗又細膩。
劇場很大,沒有座位,全部都是那種老式的馬紮,裝修得村味十足,特別溫馨。
林楓跟達叔隨便找個位子。
他剛要坐下,就有三五個女孩子,拿著手機,跑了過來!
其中一個長相清秀的姑娘,很有禮貌地跟林楓打了個招呼,笑著問:“您是那個鬥娛主播林楓嗎?”
林楓疑惑地點了點頭,道:“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