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7點,抵達東海岸。
林楓便開始搜尋起來。
流程還是跟之前一樣,翻動礁石,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他沒有選擇下海捕魚,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為建造茅屋儲存體力。
林楓邊走邊說:“下海捕魚太耗費體能,而且吃力不討好。”
“但也不能總這樣坐享其成,等茅屋建好之後,是時候編制一個魚簍了。”
“這樣,每天就能穩定地獲得海洋資源,可以節省下不少時間。”
沿著蜿蜒的海岸線,一路向西,走走停停。
今天的運氣一般,只捕了些沙蟹和青口貝,沒抓到什麼大魚。
不過,在近海的礁石上,林楓發現了好多牡蠣。
“這些牡蠣足足有我手掌那麼大,裡面的蠔肉,肯定很肥。”
“晚上,我可以做個樹皮鍋,把沙蟹、青口貝、牡蠣全都放進去,煮一鍋海鮮湯。”
“牡蠣的肉質很細嫩,鮮味突出,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優良的氨基酸,可以祛除體內的有毒物質,同樣是大補的海貨。”
說完,他繼續朝前走。
10點鐘不到,便返回了營地。
到了地方後,林楓稍作休息,便扛起石斧,再次來到林中。
“屋頂的材料,要用棕櫚和白茅,框架用竹子,韌性高,承重能力好。”
在太平洋海島,叢林中,最不缺的就是棕櫚樹。
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歐羅迪亞島的棕櫚與別處的不同,是一種原產於澳洲北部雨林的棕櫚。
體呈圓柱形,株高3尺左右。
最重要的是,葉片寬厚,中間有長柄。
順著長柄,可以很輕易地將其一分為二,節省材料。
很快,林楓便採了三十多片和一大堆乾枯的白茅,將其全部揹回了營地。
喝了些水,他慢慢道:
“在編屋頂之前,我還要用竹子做兩塊與屋頂大小合適的正方形框架,而後將編織好的葉片,分別綁在框架上。”
“最後,只要將框架搭在屋頂的三角體上就可以了,連線處還是用繩索固定。”
話落,林楓再次忙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