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將木薯莖放在樹下的陰涼處,喝了些水後,而後便開始扦插!
“各位,種植的第二步,就是扦插,也叫插條,顧名思義,就是把這些種莖,插到壟內,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
言罷,他拿起一根纏繞著莖葉的木棍,輕輕插入壟內,用土稍加掩埋。
“不要插得太深,一半即可,要保持疏鬆通氣,不然,草木灰和雜草中尚未腐熟的有機質,會影響莖葉出苗!”
“木薯的扦插方式,一共有三種,平放,斜插和直插。”
“我用的是直插,這種方法,出苗快,抗風抗旱的效果好,雨季時,島內常有颶風,天氣多變,要考慮到。”
“此外,直插的方式,在收穫時,結薯也多,就是根塊不太均勻,而且常有缺株的情況發生!”
“但也算可以了,畢竟環境簡陋,能做到這些,已經很完美了……”
一刻鐘後,十幾條莖葉全部扦插完畢!
“主播好專業啊!”
“知識量無敵!”
“我擦,666666!”
為了方便收穫,種莖與種莖之間,相距有半米多。
這樣一來,根塊在下面會蔓延得非常均勻,不容易撞車,也不會影響發育。
歇了一會兒,林楓又砍了一些荊條,準備編一道籬笆牆,圍在田地周圍。
“灌木叢裡應該會有山兔一類的小動物,要做好防護工作。編織籬笆牆,沒什麼講究,只要結實就行,材料就用這些木槿的荊條。”
“我們可以先在周圍插上一圈,不要太密,記住,要留出出口。”
菜園子不大,連10平米都不到。
很快,林楓便在四周圍,插下了近20根荊條。
然後,開始編籬笆。
依舊是萬能的“十字編織法”,挑一壓一。
利用長短合適的“經條”,穿過“緯條”,以此類推,向上編制。
他忙碌的時候,腦海中,【原始技術】的熟料度再次開始瘋長起來:“+1352,+7634,+9837……”
與此同時,林楓手上的動作也越來越快,沒出五分鐘,一面籬笆就完成了。
不到一個小時,四面籬笆盡數編完!
隨後,他又找來一捆柴火作門,遮掩住菜園子的出口,很方便,也很隱蔽。
“666,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