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16章 三項法則(4k,求訂閱!)

只半個小時,他便織出了一張寬約十幾公分的樹皮麻布。

下一秒,無人機飛到近處,自動對焦進行拍攝。

鏡頭下,麻繩走線精緻,縱橫交錯,非常緊實地交疊在一起。

“合歡樹的樹皮略硬,紡織起來,比較吃力,但成品之後,優點就顯而易見了,特別耐磨,跟草製衣物比起來,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禦寒、抗風、而且還結實,正是我現在需要的。”

紡機還算方便,就是操作比較複雜,每走一次線,就得落實一次搖架。

同時,還要不斷用手去調整編織的走向。

不然的話,織出來的布,就會變得歪歪扭扭。

林楓跪在地上,邊說邊織,等到操作熟練了之後,效率自然也大大增加。

不一會兒,一張六尺見方的麻布,便出現在了觀眾們眼前!

緊接著,他將麻布四周圍餘下的線頭全部繫緊,從紡機上取下,展示給觀眾們看。

“呼,這樣織布,還是很耗費體力的,因為要不停地拉動搖架,胳膊好酸……不過,付出是值得的,我獲得了一張樹皮布,那些草制裝備可以提前下崗了,嘿嘿……”

“布先放到一邊,現在我要去林子裡找樣東西,來做一套縫綴工具!”

後一秒,他看了眼彈幕,笑了笑,接著說:“嗯,可能有的觀眾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要打造一根骨針,林子裡有很多骨頭碎片,我們可以利用起來,將其研磨成針狀,頂端打孔,用來縫補衣物。”

海島的下午,陽光溫暖。

叢林裡遮天蔽日,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步入林中,他找了一會兒,來到了之前發現的那堆反芻物前。

反芻物外表已經乾涸,只留下一堆白骨。

林楓在裡面挑揀了一番,選了幾根長條形的,放在掌心,解釋道:

“叢林中殘留的動物骨骼,也算是生存物資的一種,可以用來製作刃具,盛器,裝飾品等。”

“今天,我們來做骨針。”

“骨針,是人類最早期的縫紉工具,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就已經被普遍使用了,直到步入鐵器時代伊始,才逐漸被淘汰。”

“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只需選擇形制合適的骨片,將其刮磨成針,然後用石刀在頂端鑽下一個小孔,用來引線即可。”

說罷,他站起身返回營地,從茅屋中取出研磨用的礁石,便開始操練了起來。

動物骨與石制工具截然不同,刮磨起來不算費力。

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一根手指般長的骨針,便成形了。

隨後,他取來一小塊紅炭,加熱針頂。

待到骨質碳化後,再用石刀剜出針孔!

“這裡還有一些撕好的樹皮,我們可以用它做線來縫綴。”

話落,林楓穿針引線,用石刀將麻布一分為二。

一面做衣服,一面做褲子。

麻衣的製作思路,跟草衣差不多。

用石刀在中間挖個洞,樹皮線扦邊,套在肩膀上,然後將腰間至腋下的部位縫在一起就行了。

褲子也是一樣。

測量大致的腿圍,裁剪大形,然後將兩片縫製在一起即可。

褲腰處,最好再穿入一條細藤來充當褲帶,可以控制鬆緊。

數個小時的縫縫補補,林楓一直忙碌到旁晚時分,才正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