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沒有較大的容器,處理這個大傢伙,還是有些費力的。
在國外,殺火雞可是一個技術活,有專門的宰殺工具和拔毛器皿。
篝火旁,林楓一邊不停地澆灌熱水,一邊拔著雞1毛。
足足忙活了四十分鐘,他除了獲得了一隻白嫩嫩的火雞外,還有一地的雞毛。
“火雞最正宗的吃法,還是烤制。西方人在過感恩節和聖誕節的時候,烤火雞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
“這道菜,最早起源於1620年,當時不列顛國的移民,為了感謝救助他們的印第安人,特此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來款待這些原始土著。”
“所以,感恩節吃火雞,就成了一個特有的習俗。”
林楓一邊忙活著,一邊解釋:“而烤火雞最原始的烤法,並不是用烤箱,而是用木碳!”
“木碳燒烤,更能突出火雞的鮮***出雞皮內的油脂。”
說著,他找來一兩根木棍,捆成十字形,將火雞大刑伺候,展開雞翅,收緊雞腳,再用樹皮繩縛身。
“666,這造型!”
“楓式十大酷刑之亞洲捆綁!”
“哈哈,這是一隻有待遇的雞!”
“雞:我前世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遇到他?”
“擦,正片還沒開始,我就已經聞到香味了,媽的,沒救了……”
隨後,他用木棍將炭火鋪開,綁了兩個支架,立在火上,將火雞放在上面不停地轉動。
烤火雞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要兩個小時。
這段空閒的時間,林楓也沒閒著,一直在跟大家聊天。
水友們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接踵而至。
內容五花八門。
有的人,甚至詢問起他現在的座標,要組團過來聲討他。
對此,林楓只能無奈一笑。
夜色漸濃。
隨著時間的推移,雞皮開始變成焦黃色,併發出滋滋的響聲。
深黃色的雞油,不時滴落,與炭火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竄起青煙。
又烤了近半個小時,香味開始愈來愈烈。
那是一種混合著炭火味的肉香味,十分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