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臺前,蔣一舟手裡拿著毛筆在那不停地皺著眉頭,額頭上都開始冒冷汗了,看得出來,這傢伙確實是在絞盡腦汁地琢磨。
“哎,蔣館長不是要用小篆寫這首詩嗎?”
“誰知道呢?這才寫了一句就卡殼了,是不是有什麼字不會寫?”
“應該不至於吧?再怎麼說他也是文字博物館的副館長,專門研究古文字的,怎麼會忘記字怎麼寫呢……”
原本,因為劉子夏的一首《戰城南》而變得熱鬧起來的3號演播大廳,氣氛一下子變得凝滯了起來。
緊接著,大廳裡的觀眾們開始低聲議論了起來。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紛紛登陸了影片app,開始發各種彈幕。
當然了,基本就是兩種聲音,一個自然是高度讚揚劉子夏的才華,另外一個就是在嘲諷蔣一舟的自不量力。
就剛剛幾個人的對話,傻子才看不出來他們之間懟起來了,現在劉子夏已經完成了承諾,但是蔣一舟卻是卡殼了。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了!
“我想蔣副館長肯定是被劉先生創作的這首詩,感動到難以自抑吧?”董晴不愧是央視的主持一姐,立馬開始救場了,“蔣副館長,不如您說說對這首《戰城南》的感受吧?”
蔣一舟正在那尷尬著,聽到董晴的話之後,立馬說道:“是啊,劉先生這首詩聽得我熱血澎湃,甚至我都覺得,如果我生在那個時代的話,肯定會穿上盔甲、拿起兵器,來為我的國家而戰的……”
媽蛋,這傢伙還真是能扯,漂亮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這一通話說出來,就連觀眾們都開始相信蔣一舟的話了。
“呵,這傢伙還真是嘴炮強者啊!”酈博說了一句網路流行詞。
劉子夏笑了笑,說道:“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傢伙是什麼情況,現在他這麼說,也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你們啊,都少說兩句吧。”
王一心這會兒就站在劉子夏他們身邊,聽到兩個人的談話,不由得說道:
“老蔣也不容易,這麼多年為了在仕途上走得順當一些,也花了不少心思,現在這場景,肯定落到高層的眼裡了,這以後的路怕是不好走了。”
“王院士,是他自己作的。”酈博不屑地說道:“我們倆可沒招惹他,是他幾次三番地給我們挖坑。”
“得饒人處且饒人嘛!”王一心搖搖頭,說道:“既然他都已經受到懲罰了,也沒有必要鬧得這麼僵。”
酈博還想說些什麼,這個時候劉子夏了他一把,說道:“王院士說得對,既然蔣副館長已經是這副模樣了,就沒有必要再懲罰他了。就這樣吧!”
其實對劉子夏來說,區區一個蔣一舟根本就對他造不成任何的影響,這次給他挖個坑,只是讓他受點教訓,如果他還繼續這樣的話,那就不僅僅是挖個坑這麼簡單了。
就像劉子夏所預料的那樣,在《中華漢字聽寫大會》之後的時間裡,蔣一舟果然老實了下來,根本不敢再去和劉子夏和酈博搗亂。
只是當他看向劉子夏和酈博的時候,眼底深處隱藏著一絲怨恨。
沒辦法,蔣一舟本來是想透過在大會上露個臉,然後有一個好的表現,走進文化宣傳部高層的視線,為自己的升遷打下基礎。
這可倒好,剛剛的出醜,讓他的計劃完美落空了,現在他想殺了劉子夏和酈博的心都有了!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實力,誰叫你技術不過關呢?
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報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