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大酒店C棟,介於6層和7層的一個空間地帶,是長寧大酒店的露天宴會廳。
所謂露天,也並不是真地完全暴露在空氣中,而是它整個空間地帶,都由透明的有機玻璃給罩了起來。
白天陽光可以直射進來,為宴會廳裡的盆栽、植物增加養分,晚上也可以透過玻璃看天空之上的星辰。
結合這兩點,還是蠻有特點的!
而整個宴會廳的面積也絕對不算小了,大概有三百多平方米,整體一共劃分成了3個區域。
就像那些屋子裡的多功能餐廳一樣,最前面是一方小舞臺,舞臺大概30平米見方,背靠著一面碩大的高畫質液晶螢幕,就算是站在門口也能夠看清上面的圖案。
而在宴會廳的正中央則是擺放了兩條長長的餐桌,餐桌兩側是舒適的座椅,桌子上放著筷子、刀叉等餐具,以及一隻只的小禮盒。
從兩條長桌兩側的座椅數量上看,保守估計至少有200多個,這擺明了是要吃自助餐的架勢。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多功能宴會廳靠近玻璃壁的邊緣,擺放了一圈的菜餚。
每一道菜餚上都蓋著一個保溫蓋子,上面還標有這道菜餚的名字,比方說:魚香肉絲、麻婆豆腐、辣子雞丁、水煮魚……
至於為什麼介紹的都是川菜?
很簡單,基本上在這些菜餚的後面還支著兩口鍋,兩名穿著廚師服的大廚正在顛著大勺,激情似火地切菜、炒菜。
在這兩名廚師的頭頂上還有一個吊牌,寫著‘川菜’!
往旁邊看過去都是相同的配置,只是吊牌變成了‘魯菜’、‘粵菜’、‘湘菜’……基本上十大菜系都齊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論保溫蓋子上的字,還是那些吊牌,都是華夏霓虹雙語,就算是有不認識華夏字的霓虹人,也能憑著霓虹字,選到自己心儀的菜餚。
這也是周文強特意安排的!
眾所周知,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也就催生了很多的美食。
從古至今,從茹毛飲血到火燒水煮,再到燻蒸爆炒……
這裡面不僅僅只是菜餚做法的改變,還涉及到食源的開發和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
單單只是一個飲食文化,就能夠關聯甚至是衍生出更多的其他文化來,可以說是深厚廣博了!
之前網上曾經有一個段子:
說呀,有這麼一位外國友人,在來華夏之前呢,和朋友揚言要在三個月之內吃遍華夏的美食,並約定三個月之後和朋友在自己的祖國相見。
可結果呢?
這位外國友人是在山城下的飛機,結果三個月之後,別說吃遍華夏美食了,就連山城美食他都不知道啥時候能吃完!
還三個月之後就回國呢,回個粑粑!
所以說,華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你霓虹國既然打著文化交流的名義,那就先從華夏的待客以及飲食文化開始吧!
……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
劉子夏參觀完整個露天宴會廳,舞臺上的燈光突然亮了起來,然後就是各種京胡、單皮鼓、鼓板、鐃鈸……等京劇樂器的聲音響了起來。
抬頭往前一瞧,只見走出來一位穿著紅色戲服、頭戴銀色發冠、手上戴著象徵著‘非罪之身’枷鎖……的‘美女’!
在她蓮步輕移的同時,口中也唱了起來。
嘿,典型的白派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