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有什麼信心?”
李月張著嘴巴愣了好一會,才苦笑著說道:“夏哥,你這不是亂彈琴嗎?
我一個搞動畫、特效的,又不擅長影視劇的拍攝,怎麼去製作短片啊?”
“你難道都不看看劇本嗎?先看看劇本,你在說自己行不行。”劉子夏沒有接這話,而是伸手指了指平板電腦。
劇本?
李月想了想,還是鄉下拖動起了滑鼠,看向了wps文件下面的內容。
第一頁是作品目錄,很詳盡:
第一話:一筆一墨一幅畫,一朝一暮一人生(筆墨丹青,國畫);
第二話:百戰百勝只可謂勇武,百折不撓方可謂勇氣(戲曲,武生);
第三話:高臺只在人心之上,壯志不止方寸之間(川劇,變臉)……
第四話、第五話……
每一話內容都有著文字定義、有著主旨大綱,後面則是寫著將要在短片中講述的華夏傳統文化。
從傳承了數千年的國畫,到戲曲武生、川劇變臉、京劇、木雕,還有舞獅、甲冑、神話……
不論是哪一話內容,都能完美切入到華夏的傳統文化中,甚至有些本不被人所重視的內容,也別特別地標註了出來。
單純從目錄上來看,好像有那麼點意思啊?
李月心中這樣想著,迫不及待地劃過目錄頁,直接進入了第一話的內容:
充滿古韻的書房。
穿著黑色華服,滿頭華髮的老人,顫抖地右手上捏著一支沾滿翠色墨汁的狼毫筆,在一張宣紙上作畫。
在老人的身旁,是一位穿著時尚,手中拿著一臺平板電腦的大男孩。
老人扭頭看了大男孩一眼,聲音中透著關切和不甘地說道:“看好了,這是爺爺最後一次教你!”
畫面要給到大男孩手上拿著的平板電腦:
只見那熒幕上的畫像,赫然同老人筆下宣紙上的影象相同,只是少了那麼幾筆,缺少了氣質和韻味。
“咱別畫了行嗎?”
大男孩一把拉住老人的右手,搶過毛筆。焦急地說道:“咱去醫院,啊?醫生說了,不能再耽誤了。”
此刻畫面應該拉遠,古韻書房完全呈現在眼前:
兩隻紅木擺桌一左一右,上面分別擺著笑眯眯的彌勒佛木雕,和一隻陶瓷水洗。
兩隻擺桌正後方是一張紅木桌子,上面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再往後走,除了木質牆壁上掛著地兩幅字畫之外,還擺放著一面博古架,博古架上擺放著瓷器、木雕,以及一些裝裱好的畫卷。
這是一個典型的,華夏古代書房的構造!
“我怕什麼?”
畫面再次拉進,老人固執地一甩頭,金絲邊眼鏡差點從鼻樑上滑下去,他滿是不甘地說道:
“我怕的是臨了都不能把這國畫的魂兒留給你!別的我不怕!”
“我怕!”
大男孩定定地看了老人幾秒鐘,把手中的毛筆丟在了桌上,道:“這魂兒您自個留著,我用這個!”
一邊說著,他把手中的平板電腦向老人展示了一下,隨手丟在了那張墨跡還未乾的畫卷上。
“你……”老人氣得一個站不住,身體晃盪了起來。
隨著‘咔嚓’一聲脆響,老人撐在桌上的右手,把斟著茶的茶盞掃到了地上。
“您要罵我也不急這會兒呀!”
大男孩不顧老人的反對,順勢把老人給背了起來,嘴裡還在唸叨著:“等您病好了,我天天聽您訓!”
雨夜的巷子中.央,兩側的燈籠在屋簷下閃爍著紅光,大男孩揹著老人一步步朝前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