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裡有愧?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於家祖輩曾經在塞漢壩地區定居。”
看這種人好奇的目光,於傳堂也就不再隱瞞,而是講述起了他們於家先人的往事:
“這裡是皇家獵場,所以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生存著各種植物肥沃,各種鳥兒凌空飛翔,野生動物更是數不勝數。
那時候還有句話是說塞漢壩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
“什麼話?”郎文星下意識問道。
“水的源頭,雲的故鄉,林的海洋,花的世界!”
於傳堂臉上出現了嚮往的神色,他繼續說道:“由此可以想象到,當時的塞漢壩是多麼的美麗。
可是好景不長,由於當時的正府財政頹廢,所以決定開圍放墾、砍伐樹木、獵捕鳥獸……來增加一部分的財政收入。
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曾經豐茂的原始森林已經蕩然無存,變成了稀鬆的沙土。
放眼望去光禿禿的一片,看不到任何的林木,土地沙化嚴重,最終變成了黃沙遮天的狼狽景象!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們於家的祖輩,以及很多住在這周圍區域的人,為了生存,也都不得已成為了一百多年前的破壞者。
當年我的父親不只是來這裡指造林,還有存於心中的愧疚,也是為了贖罪!”
聽到林傳堂的話,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並不是因為他說的於家‘贖罪’的事,而是對塞漢壩從豐茂的原始森林獵場,淪為黃沙遍天荒漠的悲哀!
有一句話,叫做破壞遠比建設要容易得多!
塞漢壩的原始叢林從豐茂到消亡,才用了幾十年,甚至十幾年、更短的時間!
可是塞漢壩從荒漠到叢林,又用了多長時間?
足足半個多世紀!
這期間塞漢壩人又經歷了多少的艱難險阻、苦痛折磨,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壯舉,也是勤勞的塞漢壩人創造的人間奇蹟!
“我曾經讀過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沉默半晌,劉子夏沉聲說道:“這是第一代造林人的堅定信念,他們踐行了挑戰自然困難、追求盡善盡美的塞漢壩精神。”
“天當床,地當房,草灘窩子做工房。”
喬豐禾說道:“一代代的塞漢壩人薪火相傳,用半個多世紀的接力傳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軀,築起了‘綠色長城’。
我們這些後來人,憑什麼毫不付出地就享受到這麼好地環境,這麼棒的生活條件?
所以,我們要將塞漢壩建設得更好,更繁榮,繼續將塞漢壩精神傳承下去!”
“楊局,你剛剛不是說想讓我創作一首以塞漢壩為題材的歌曲嗎?”
劉子夏扭頭看向楊青柏,道:“我想我現在已經創作出來了,你要不要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