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很常見,還種類多,都吃過?
一般來說,這種能和古代文物沾上點邊的動物,不都應該是一些保護類的嗎,怎麼還吃上了?
就不怕進去踩縫紉機啊?
瞧見馬未平眼睛裡帶著笑意,劉子夏就說道:“馬哥,再給點提示唄?比方說這小動物好不好吃,一般都被做成什麼吃?”
“好傢伙,我直接告訴你得了唄!”
馬未平聞言翻了個白眼,道:“反正可以烤著吃、燉著吃、煎著吃、炸著吃……對了,咱們今天中午還吃了呢!”
你這不廢話嗎,中午吃了那麼多菜,海鮮、牛羊肉……這跟沒有提示一樣!
看劉子夏翻起了白眼,單伊水笑呵呵地說道:“這種動物有角,會叫,身上有毛,地上跑的……”
“是羊!”月月眼睛一亮,出聲說道:“對不對,單姐姐?”
“答對了,月月真聰明!”單伊水展顏笑道:“就是羊!”
羊?
劉子夏眨了眨眼,掏出手機就搜尋了起來。
過了幾秒,找到一張清晰的可以看到羊眼睛的照片,驚呼道:“竟然是真的,沒想羊的瞳孔還真是四方形狀的!”
“羊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這種左右寬、上下扁的瞳孔,能讓羊擁有很寬的視野,幫助羊觀察周圍的情況。”
馬未平解釋道:“說白了,它們長方形的瞳孔有著類似廣角鏡頭的功能,視野範圍在320~340度之間。
也就是說,即使它們不轉動頭也能把周圍的物體都看個大概,稍微動一下頭部,周圍的整個環境就一目瞭然了。”
涵涵好奇地問道:“馬伯伯,是不是這樣有利於它們逃跑呀?”
“涵涵好聰明啊!”
馬未平看了涵涵一眼,沒想到小姑娘的思維轉得這麼快,就說道:“廣闊的視野有利於它們躲避來自掠食者的追捕,這也是進化使然!”
“優勝略汰,適者生存!”劉子夏瞭然地點點頭,道:“所以你們的意思是說,這面具的眼睛就是模仿的羊的眼睛?”
“對!”
單伊水點點頭,道:“在自然界裡羊的眼睛就是方形的,所以它很可能結合進入了另外一種動物的崇拜,這種動物就是羊。
而另外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呢,剛好在這尊面具的眉心位置,古人刻意開了一個方孔,在方孔處插入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一條青銅做的夔龍!”
“夔龍是什麼龍呀?”涵涵有些好奇地問道。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有記載:‘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馬未平明顯對華夏神話是有一些瞭解的,生怕月月不明白,就用白話解釋道:
“形狀和牛相似,長著蒼色的身體,頭上沒有角,只有一條腿,它出入水中的時候,一定會有風雨相伴。
這種獸發出的光就像是日月一樣明亮,發出的聲音像是打雷聲,它的名字就叫做夔。”
“那為什麼跟它叫做龍呢?”月月小眉頭緊緊地擰了起來,道:“它明明和龍沒有一點關係呀?”
劉子夏和涵涵也朝著馬未平投去了好奇的目光,是啊,為什麼這種明明和龍沒有絲毫關係的獸,被叫做夔龍呢?
“這個……怎麼說呢?”
馬未平沉默了一會,才解釋道:“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或者夔龍紋。
夔龍紋是那時候的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和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