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位原本假裝驚慌的農婦是真的嚇得直接軟倒在地。
至此,四個盜匪和兩個“農婦”分開審訊,拿到證詞一對,知府自盡案的真相便浮出水面,幾人辯無可辯。
原來知府孫正通本就是一位大貪。不止牽涉兩倉糧食案,還牽涉元州大小的吏員標價售賣,貪汙受賄的財產不計其數。
但是孫正通極為圓滑,在元州官場上經營數十年,如魚得水。而且極擅專營,與京城和周圍各地的官員們皆有利益牽扯。因此雖然貪腐多年,卻能屹立不倒。
而這幫盜匪,本是受僱於孫正通,幫他處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次也是替孫正通去元州辦了事後前來拿錢。誰知孫正通被流民糧倉之事煩擾,又對這幾人這次的辦事成果十分不滿,因此命管家給了他們一張銀票打發了事,便無心理會他們。
但這幾人卻因孫正通沒有按照事先約定付清銀錢,與管家起了爭執,打傷了管家想要衝進孫府鬧事,被孫府護衛打出去不說,孫正通還威脅他們如果再不滾,就將他們抓緊大牢問罪。
這夥盜匪便因此記恨上了孫正通,認為他不講江湖道義,又素知他是貪官,便給自己安了個“俠盜”名義,準備去孫知府家“劫富濟貧”。
殊不知孫正通極為愛財和惜命,家中守備森嚴,這幫盜匪幾番嘗試根本進不去。
正當他們以為沒有辦法準備放棄的時候,孫正通不知道腦子抽了什麼筋,竟然因為流民之事躲進了聽泉寺。
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於是,他們當中最擅長易容的兄弟便打暈了寺中一位剛上山的淨人,扮作他的模樣,潛伏寺中,尋機下手。
那日剛好流民鬧事,那盜匪便覺得是天賜良機,當即挾持孫正通,逼問了財產和鑰匙後,勒死了孫正通,偷了鑰匙,將他掛在房樑上,再喊了自盡,又利用易容術,乘亂混入流民中逃走。
原本至此若是這夥劫匪逃回同州便也無事,可他們並不願意放著沒有知府孫正通坐鎮的孫府大量財寶遁走。
於是,他們便一直潛伏城中,輪流監視孫府。
第一次行動,是乘著孫府之人去府衙鬧事,偷偷潛入孫府,可他們進去不久,剛開啟寶庫,便被發現,因此只來得及順手偷了寶庫玄關處一尊白玉觀音像便匆忙逃走。
見識過寶庫眾多財物,他們更加不願意就這麼回同州。只待尋機再動手,盜取更多寶物出來。
原本以為孫府家眷們去聽泉寺那次已經是最好的機會,可那一次偷盜半途恰好遇到霍家的人來找線索,險些被堵在屋中全軍覆沒。
第二更奉上。
但我發燒了,頭疼得炸裂。沒辦法繼續看螢幕。
因此明天的第一更估計要下午了,第二更也是晚上。
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