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不失所望:“多說無益,明兒一塊兒進城就是了。”
“·····”婦人有些糾結。
人家投靠的是兒子,她們來找的卻是孫女婿,這其間相隔的不止一星半點兒。
兒子有困難,父母兄弟幫助是應該,這孫女婿一家有難,她這位奶奶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就是去到衙門,衙門裡的大人也說不了什麼。
“不是什麼大事,哪裡需要進衙門。”婦人收斂情緒:“喬村長,家裡房屋全部垮塌了,也沒有搭建木屋的料子,咱來投靠幾天,不知可否能行。”
她就來暫住,沒想人家的田地。
婦人好言好語的,丁雪薇跟老村長也不好說什麼難聽話。
紀家老小還等著同盟呢,她這一出,弄得自家跟惡人似的。
“說得可真是好聽,拖家攜口過來的時間,茅屋都搭建出來了。”紀老四媳婦陰陽怪氣。
這種時候,她的多話並沒讓紀老頭夫妻反感,相反,倒是讓她們解氣。
婦人一家讓她這一說,猝不及防。
尷尬地默然了幾秒後,婦人輕鬆回擊。
“小嫂子說得是,是我們家笨了些。”
紀家老小:“·····”
丁雪薇老村長等人:“!”
這話,比之前老村長答應紀老頭的都高明。
她既不吵也不鬧。
坦然地承認自己不如人。
“喬村長,你看,咱一家可否接住?”
你都沒話語權,我都懶得理會你。
紀家老小那叫一個不舒服。
“你···”
“弟妹。”
在紀老四媳婦張口想罵時,紀大嫂攔住了她:“喬村長,咱家就這幾個人,也是沒有木材。您看,我爹孃都這般大年紀了,總不能讓他們風餐露宿。老三雖然從家裡分了出來,但到底是爹孃的兒子。”
人家都能住進村,她們怎麼就不能了。
分家了,兒子難道真就不管父母了?
原本紀老頭準備回頭的,這家人無疑給了他們一個合理留下又不用摻和兒子家債務的好藉口。
“老三,你爹這腿腳,這兩年是越發不好了,咱先歇歇。”紀婆子打出感情牌。
村長再是有權力,也無法管人家父母往兒子身邊走。
被架起來的紀老三默然。
人,他斷然不能往木屋邊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