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養生也需宣洩

無論年歲大小,身家貧賤亦或富足,女性天生愛美之心使然,又是服飾專業從業人員,倒也極容易被調撥起來。

尤其是三位身材絕佳妙人兒等在那裡,一旦有成衣熨燙妥協,立時就能在三女身上體現出效果來,顯然更加激發眾人積極性。

李之倒也樂得悠哉之下,不時偷瞧幾眼換衣過程,藉以滿足一下小小窺探心理,也是過得極為舒暢。

三位大小美女,也沒有完全避開他的打算,雖不至於當著他面就寬衣解帶,也是時不常招呼他進出為其或解系衣帶,或歸整襟袂,看上去似乎也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李之也並非真的無所作為,偶爾借與某人談笑功夫,就指點出那人身上病情隱患,幾個時辰下來,竟是把十幾人藥方一一開出來。

眾匠人早知他的醫術高絕,見其絲毫不在意眾人身份,耐心指點出今後身體健康方向,也無不歡欣鼓舞。

即使李之後來給老祖宗簡單梳理一下身子,強行拉著她去就寢之後,這些匠人們也不急著結束手頭工作,反而催促著他在型設計一些樣式出來。

因為她們早得到李之許諾,今後每設計出來一套成衣,就會得到半兩紋銀獎勵,而且個人收入與原有待遇互不影響。

雖然另外近百名年輕匠人才是成衣加工主力軍,但定製昂貴面料衣物,就需要這些老資格匠人了,同樣有紋銀兌現,數目上已有降低而已。

半兩紋銀就是500文銅錢,唐代即使通貨膨脹年間,米價也才漲到10文一斗,10鬥為一石,一石約為120斤,可見半兩紋銀是個怎樣巨大的數目了。

這些匠人實際上也僅是少數女性中就業人員,各自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無疑李之的正清文綺堂服飾,會給她們帶來遠超小康的財富收入。

當然那種服裝設計,就不是如同今晚這樣由李之提供,而是需要她們自己開動腦筋設計出來,是否取用還要清綺等人檢驗,半兩紋銀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直至一整夜將過,才在李之再三要求下,趕在天亮之前離開,三女卻依舊難掩面上喜色。

便是自昨日午後開始,她們到手衣物已有上百套之多,均是十幾位匠人精心趕製,無論哪一件拿出來,都會是獨具匠心、樣式新穎之作。

這種感覺不同於在商鋪中眼花繚亂中挑選,而是根據她們每人量體裁衣,現場縫製,純手工細作,二等正清文綺堂錦織做面料,織機隨時為之調配花色水印花飾,以使得每一件成衣紋飾更具立體感。

她們不是沒有資格選用一等錦織稠料,而是為著賣出為目的,二等錦緞已是市面上最極致面料,一等織物可不是坊市中流通錦類。

而李之則是不然,一等錦織稠料為他制定多套可自由搭配日常所穿正式常服,男式一類雖花樣極少,但一整套配飾齊全卻也極其繁瑣累贅,由冠幘、衣裳、中單、佩綬、蔽膝、舄、襪、革帶、大帶等構件組成,其中一套多者可達十數件。

老祖宗做主,為他趕製衣物可並非僅身服外衣袍、衫是一等錦織稠料,中衣半臂、長袖,裡衣汗衫,下服袴、褌,首服幞頭、巾子,足服鞋、靴均為一等極致錦料,幸虧內襯均有純棉襯底,不然貼身穿戴也是極不舒適。

原本略顯肥大常服,經由李之突發奇想,加以改制,更趨向貼身、挺括,而且因為羊絨織物的存在,也省去了外罩內的襖子一層,倏顯幹練、精湛合體。

至於為何將東諸山錦織從此改為正清文綺堂招牌,老祖宗自有她的理由,她們顓孫家族錦織再是織錦世家,也無法與今後李之一系列商業發展相提並論,提前掛上正清文綺堂招牌,也等於顓孫家族錦織趁早靠上一個即將聲譽海內外著名品牌。

反正李之一方不佔一毫錦織利潤,看似老祖宗有倒貼嫌疑,實則老人家眼光之長遠,絕不是常人目前所能深悉其中。

每一件成衣均已有正清文綺堂字樣烙紋其上,如同羊絨編織物一樣的橢圓形醒目標誌,其售價已被指定為恐怖的十兩紋銀價位上。

正如清綺之前所說,一件純裘毛披氅也不過二十兩紋銀,這十兩紋銀裡更多體現在樣式設計的無以倫比之上,當然本身二等錦緞也是市面上將要見到的最極致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