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得這似乎,另有隱情啊。
其實我到現在還有些不解,這個張老道,那麼處心積慮的害死那麼多人,是真的只圖收回那個殭屍內丹嗎?
如果真是這樣,我覺得就不會等到九年以後進行了。
我有太多太多的不解和疑惑,都等待著這個張老道的解釋。
他看到我們幾個人的眼神,苦笑了一下,沒有一絲形象,披頭散髮的老道人,看著天空,坐在沙灘上,看了我們一眼嘆息了一下,“長江後浪推前浪......輸在你們這群新人手中,我沒有絲毫怨恨!”
“是要我們逼你說,撬開你的嘴巴,還是你自己主動一點?”苗倩倩冷哼道。
他也不在意,似乎也已經徹底沒有反抗的意思了,一副垂死之人的樣子,說:“這件事其實挺久的了,要從我的爺爺,一百多年前說起。”
他目光閃過緬懷,憧憬,還有落寞,十分的複雜。
他給我們說太平鬼醫一脈的傳承來由——活死人劍。
這張角是一位奇人,自古被傳得神乎其神,有死人肉白骨,能讓黃巾力士刀槍不入不怕死,都是來自這個陰術。
不過,傳到現在遺失了許多。
當時的張角手上有足足四根太歲的脊椎骨,每一個人的脊椎骨有二十四節,他當時有四柄活死人劍在手,一百多節,這也就是他起義的底氣。
當時的百餘名黃巾力士,大多都是張角手下的親信死士,武藝高強,刀法精湛,這百人混雜在黃巾軍中,化為一個個人屠,帶領士兵橫衝直撞,鼓舞士氣,才有了黃巾力士刀槍不入的傳說。
早年間,張角是一位勤奮有大志的大才之人,師承仙人于吉,得到《太平清領書》,學得救治天下蒼生之術,分上下兩冊,一為醫術只救個人,是為活人劍,二為救世天下之術,是為死人劍,殺人才能救蒼生。
學醫只能救個人,不能救泱泱眾生。
“先祖當年,下山救世,起義失敗,帶病而終,所以,我們這些後人,每一代謹遵先祖教誨。”張老道說我們太平鬼醫張家,歷代分為兩人,劍與持劍人。
一人為生死人劍。
一人為掌管劍的人。
平常兩人走在一起,等到了用劍的時刻,活死人劍的那人,會主動彎腰蹲下,讓另外一個人拔劍,拔出他的頭顱,使用完後,再插劍,歸鞘。
我聽得驚奇。
還有這種奇妙的走江湖方式?
簡直匪夷所思。
就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張老道的一位祖先——張幸國,與一位活死人劍的老祖宗,兩人一同行走江湖,到處治病救人,無數商賈,都推崇無比。
他們的醫術,大部分靠著很古老的苗地巫醫,張角之術,那個戰亂時代,到處是屍體,自然被用來當成良藥,治病救人。
流傳至今,大多是人的屍體熬藥,製藥救人的時候,讓持劍者,拔出另外一個人的頭顱——活死人劍,那一根人頭柺杖,不斷攪動大缸熬藥。
太歲的脊椎,是有很大的活性,有造血的骨髓,是一個人精華所在。
在這熬製的一堆人屍藥裡,太歲作為最頂尖的人屍藥,是很好的藥引,在其中攪動,才能把藥性融進去。
儘管太歲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但每一次熬藥,都對於活死人劍來說,是十分痛苦的酷刑,把自己的脊椎,放到高溫沸騰的湯藥裡。
我聽到這,覺得這太平鬼醫,號稱死人肉白骨,要付出的代價也十分艱難,這個太平鬼醫的生存方式,簡直厲害。
“當時,我的先祖張幸國,那一代的太平鬼醫,不斷奔走江湖,治病救人,看著清末的哀鴻遍野,根本就救不過來,國家有難,外敵當前,爭得劍中的老祖同意,將之殺死,拆散了當時的活死人劍,得到二十多節脊椎骨,投靠了當時的起義軍,不過一家不成,又換一家。”
我沉默了一下,就發生了後來的事情,太平天國與義和團。
原來,當時是真的打出了一定的聲勢。
甚至還開始在這邊製造活人僵,想恢復古代黃巾軍的鼎盛,組成一支由武行裡的武人精兵,悍不懼死,不過,當時張幸國在回家的路上,有三輛馬車,攔住了他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