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九章 百年修得同船渡

雨季來了,四月的濛濛細雨下個不停,讓人們想起了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在讓人魂魄欲斷的雨季裡,英龍與詩薇因為下了幾乎半個月的傾盆大雨,很長一段時間沒在一起散步。

詩薇斜倚在窗前,看著窗外連線天地的密集雨絲,就像一張鋪天蓋地的珠簾一般,把遠處的建築遮掩得朦朦朧朧,看上去好似隔著一塊半透明的玻璃一樣,使遠處的建築一眼望去只有模糊的輪廓。

在雨季詩薇的情緒總是有點憂鬱,說實在的,她不喜歡下雨,和英龍一樣不喜歡雨季。

只要在下雨的季節,詩薇就愛待在室內一個人看著借來的小說解悶,從小說中跌宕起伏的情節裡感受主角曲折的命運與不同尋常的遭遇。

在張愛玲的《半生緣》裡,女主角曼楨的悲情遭遇使她感觸頗深。

詩薇在看這本小說的時候,她聯想到了自己,將來她是否也有一段如此曲折的遭遇,當然不是故事裡曼楨那樣,否則那就太悲慘了。

但她相信,她也會像曼楨一樣堅強,甚至比她更堅忍不拔。

雖然詩薇覺得自己是一個弱女子,可是在當今的環境下,詩薇相信她的遭遇不會那樣坎坷不平,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詩薇聯想到了英龍,英龍會不會像世鈞一樣,世鈞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男人,非常含蓄,即使在追求曼楨的時候亦是如此。

可是仔細一比較,英龍雖然也很內向,但性格卻比世鈞要開朗得多。

儘管英龍內向,或許是因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緣故,但他比小說裡的世鈞要放得開。若一細想,似乎又覺得英龍的心裡還隱藏什麼事情。

這個緣故詩薇說不清楚,連英龍自己也不願過多透露一些細節。

也許是中國男人都比較含蓄的原因,他們往往不太喜歡向異性過於表達內心的想法。

如此一來,詩薇總是在猜測英龍的真實想法,她也想更深入瞭解英龍,想知道關於他的一切。

可是英龍不願向她講述更多的過往,所以詩薇雖然常與英龍在一起,對於英龍不願表露出來的那些東西,她都只是一知半解。

但詩薇非常在意英龍,說實在的,英龍是她的第一個男友,和她一樣,詩薇也是英龍的第一個女友,他們都很喜歡對方。

《半生緣》這本小說,讓詩薇想到了“緣分”。

說起緣分,可能大部分中國人都相信,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跟“緣分”有關。

人生路上過往的朋友以及熟識的人們也許都和“緣”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

更深一點來說,戀人與夫妻,父母與家人何嘗不是因為一個“緣”而相聚在一起?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這句歌詞就是最好的說明。

人們本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因為偶然的緣故才會相遇在一起。要

成為一家人或者是親密的愛人,這中間相遇配對的機率,在茫茫人海中又是多麼的渺小,所以用一個“緣”字來解釋,大概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當詩薇看完這本小說,她掩卷長嘆:“人世間的事情竟然這麼複雜,哪怕因為一個偶然的錯誤或是一個小小的誤會,或者一個不正確的決定,都能使他與日夜牽掛的心上人失之交臂,甚至留下一段終身遺憾。”

詩薇這麼想,望著窗外傾盆而下的雨絲,千頭萬緒,心情跌宕起伏。

她不想再把自己與英龍跟小說裡的人物牽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