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還原’傳書令?”
透過幾天摸索,又翻找了大量陣書,再結合自己對《烽火元磁陣》的理解,墨畫大致有了一些頭緒。
還原傳書令,基於“元磁傳書”的原理。
尋常玉簡的元磁陣,是元磁單陣。
而傳書令涉及的元磁陣,是元磁復陣。
元磁復陣,需要透過陣樞,控制不同元磁陣之間的磁紋感測,以及訊息傳達。
墨畫透過自己手中的傳書令發現:
自己若想發一條訊息給顧叔叔,就要先透過神識,操控磁墨,顯化文字。
文字顯現,磁墨變化,會引起不定磁紋變更。
不定磁紋變更,透過隱晦的次雷紋,傳達到定式磁紋。
定式磁紋中的陣樞控制,和磁紋感測,將這種陣紋變化,傳遞到同一復陣中的,另一枚傳書令——也就是顧叔叔的那枚“傳書令”中的底層定式磁紋中。
而後顧叔叔的那枚傳書令,透過底層定式磁紋,接收感測。
再透過次雷紋,不定磁紋,磁墨,文字的流程,將這種感應,顯化成文字。
整個過程,便是將一枚傳書令中的文字資訊,由表及裡,依次透過磁墨,不定磁紋,次雷紋,定式磁紋,以及陣樞感測,傳遞到另一枚傳書令。
另一枚傳書令,再由裡及表,透過底層定式磁紋,次雷紋,不定磁紋,磁墨的依次傳遞,最終顯現為文字。
兩者聯絡起來,便是一個完整的,複雜的元磁復陣的迴圈。
墨畫嘆了口氣。
只是這些,不是他如今能學的。
以他如今的神識水準,還學不了這種複式的元磁陣法。
至少要十七紋以上,築基後期神識才行。
好在“還原”傳書令的文字,不需要掌握整套元磁感測的復陣,只需要擷取,最後終端的那一段元磁傳遞就行。
因為文字一旦傳遞,整個過程,便是既定的。
抹消文字,也只是抹消掉了最後的磁墨,更改了不定磁紋,其他過程,不會變動。
定式磁紋,是固定不變的。
磁流,是次生雷流,是隱性的,是元磁流動中,殘留下的次雷紋,同樣是固定的。
這樣一來,只需要重構出,傳書令中的定式磁紋。
同時以衍算,窺視並記錄下磁流殘留下的次雷紋。
以定式磁紋,加上次雷紋,便可模擬出不定磁紋。
一旦不定磁紋確定,便可透過磁墨,“還原”成文字。
墨畫點了點頭。
這一整套陣法邏輯,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或許會有些瑕疵,但大體應該沒什麼謬誤。
傳書令一旦使用,必然會產生磁流,殘留次雷紋的痕跡。
這種次雷紋,微弱而隱晦,一般修士看不到。
而自己借天機演算法融合,增幅神識,可以觀測到這些隱而不顯的次雷紋痕跡的。
目前唯一的問題,反倒是定式磁紋……
墨畫發現了,不同傳書令中,定式磁紋其實是不一樣的。
這件事,他之前沒意識到。
是拆了顧長懷送他的“傳書令”後,墨畫才深刻明白的……
墨畫看著手裡這枚,已經被拆成兩片,暴露了底層定式陣紋,但因為手法“粗暴”了些,玉令上有了些裂紋,已經是“戰損”版的“傳書令”,不由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