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弟子居後,墨畫沒急著修行,而是將獨孤老祖適才的指點,全在心底梳理了一遍。
關鍵之處,他全都謄抄在了一枚玉簡中,留著以後時時翻閱,以免忘了。
之後,他才正式嘗試修行“斬神劍”。
經過獨孤老祖一番指點,墨畫現在終於明白了:
這門斬神劍式,自己果不其然,又練錯了!
斬神劍,不是自己那樣練的。
所謂自斬命魂,不是真的要斬自己。這個“斬”,意味著捨棄,意味著蛻變。
需要秉承一顆求道之心,捨棄小我,成就大我,領悟劍道本源,達成神念和劍道上的蛻變。
墨畫心情複雜,而後取出一枚古拙的劍道竹簡。
竹簡之上,劍紋簡樸而深邃。
古老的劍意,在劍紋之中徜徉。
這便是劍流……
墨畫屏氣凝神,靜坐冥想,聚精會神,而後開始正式觀想,銘刻在竹簡中的“太虛劍流”。
舍其小我,忘卻自身的劍道,以空無的心境,觀想太虛劍流,感悟劍道本源,從而親近劍之源流,徹悟太虛劍道。
徹悟劍道之後,便可按老祖所言,將劍道本源,融入自身神魂,施展真正的,威力強大,足以斬殺神明的“太虛斬神劍”!
墨畫神識道化,根基深厚無比,精通陣法以及各類神念法門,還吞噬過大量邪祟,透過冥想,滌除過龐大的雜念。
甚至“道心種魔”,他都玩過一點點。
因此單論“修心”的功底,墨畫比很多幾百歲的金丹修士都強。
“舍小我,忘劍道,心境空無,觀想太虛劍流”這種事,他做得很輕鬆。
但問題卻在於後面。
墨畫觀想了很久……
太虛劍流之中,那古老的劍意,之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根本沒有一絲變化。
墨畫也並沒有“頓悟”的感覺。
他的劍道水準,還是那麼淺薄。
對劍法的領悟,也不曾增長分毫。
墨畫又神情專注,盯著竹簡看了許久,最終不得不意識到,自己看了個寂寞……
劍流他看不懂。
劍道什麼的,他也沒悟到。
墨畫還以為,是自己下的功夫不夠。
次日,上完課,墨畫回到弟子居後,又對著竹簡,瞅了足足三個時辰。
可還是什麼都沒看出來。
所謂的劍流奧義,劍道本源,劍法大道……一點影子都沒有。
墨畫皺起了眉頭,而後稍稍反思了一下,便漸漸明白了。
問題,就出在這個“小我”上了。
斬小我,成劍道。
但墨畫連“小我”都沒有。
劍道上的“小我”,是劍修從小開始,對靈劍的溫養,對劍法的練習,對劍道的領悟,如此種種,沉澱下來的劍道“底蘊”。
這是洞虛老祖口中的“小我”,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