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兩人還在等一個人,一個武廟的神聖,彭王彭越。
果然,不一會彭越來了。
他還帶來了一個同伴,這個人左丘明和撈屍人也認識,正是呂洞賓。
道門的人。
“抱歉來晚了,讓兩位道友久等了。”彭越和呂洞賓客套的說道。
“不晚,不晚,我們也剛來。”撈屍人道。
秋風未動蟬先知,都是在玄黃周邊的界域,很早就和玄黃有聯絡,甚至文武二廟界域,還不是簡單的聯絡這麼簡單。
呂洞賓最早佈局,後來左丘明和撈屍人緊跟其後,甚至更進一步超過了呂洞賓的佈局。
彭王彭越是從左丘明進入尊者之後行動的。
總之他們四個,是四大定界域中玄黃的最鐵桿支援著。
五年了,他們也沒閒著。
呂洞賓之前傷的不輕,兩年前才從傷勢中甦醒過來,然後認識了撈屍人、左丘明、彭越三人。
沒想到一覺醒來自己成了最落後的那一個了。
他感嘆於左丘明的晉升,也敬佩撈屍人的能力,和彭王一樣進入了自己的摸索。
不論歷史還是神話中,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很顯然,他們的悟性和能力對得起他們的名聲。
和左丘明一樣,都找到了自己的路,甚至和左丘明差不多,都很決斷的把人間分魂變成了自己的主魂。
呂洞賓走的是劍道。
說來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他走出第一步的開始,竟然是他六年前留下的劍道石碑。
那是兩年前,他苦苦走不出自己的路。
撈屍人見此對他說道,青雲山才是一切神奇的起源,也是道蘊靈機最多的地方,甚至還是機緣造化鍾愛之地,你可以去哪裡看看。
這個提醒呂洞賓聽在了心理。
去往了青雲山,因玄黃沒在拜訪了眾生主。
眾生主他不是很喜歡,他還是喜歡當初的金行主,哪位既是道友,又是劍道中人的道友。
不過,眾生主給了他一個指引,讓他去看看當初自己留下的劍道碑。
帶著疑惑呂洞賓去了當初自己留下劍碑的地方。
當他看到劍碑的時候,明白眾生主的意思了。
這劍碑已經不再是自己當初剛留下的樣子,其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劍道印刻,是青雲山劍道修士根據自己的啟發,刻下的劍道感悟。
且劍碑就像是一個劍道源頭一樣,竟然誕生了神異,怎麼比喻呢,呂洞賓只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萬劍歸宗。
萬劍歸宗的既視感和震撼。
他明白這不僅是自己留下劍道間接的功勞,也非修士們紛紛留下映刻的功勞。
還有劍碑融入青雲山,成了一特殊靈物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