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沒有在平頂山停留,繼續前行,又是兩日,抵達葫蘆山,秦天下令在此紮營。
葫蘆山,乃是天楚境內一處並沒有太大名氣的山脈,只因兩座主峰相鄰,遙望成一支葫蘆狀而得名。
山脈綿延,南北縱橫上百里,唯有這葫蘆腰處,最為適合通行,故而透過這葫蘆山脈的最為重要的大路,就在這葫蘆腰處。
大炎七十萬大軍兵分三路,一路當路紮營,正面硬抗天楚來敵;另外兩路分別屯於兩座主峰之上,以為呼應。
與前面遇到的青龍軍殘部不同,秦天自己喜歡用火攻,自然不會以大量的樹木來建造防禦工事,但是伐木卻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大營周圍清空,以防敵人火燒連營。
其二,砍伐之樹木,修理枝葉,留下大量的粗壯樹幹,運至兩峰之上,以為滾木,殺傷力極為不錯。
三處營寨,防禦工事以土石為主材建造,雖然進度較為緩慢,花費時日較長,但是效果肯定要比全部木質的效果要好。
飛燕傳書,天楚三路神獸大軍大概還有十餘日路程即可抵達葫蘆山脈,故而防禦工事也能修個七七八八。
天楚適逢多事之秋,三路神獸大軍主帥已全部分赴赤水關、鷹門關、望山關坐鎮了,故而東征大軍由親王項伯胤統一指揮。
而大軍的將領之中,還有一個老熟人,那就是大皇子項天霸。此次東征,據說項天霸主動請纓,領銜東征先鋒,率領五萬精兵先於大軍而行。
之所以要作為先鋒主將,這大皇子誓要大破炎軍,生擒戰王,一雪前恥。
然而項天霸一路興沖沖的趕到葫蘆山,卻並未見到“心心念念”的戰王秦天,等待他們的只有七十餘萬大炎軍,已經高寨壁壘,嚴陣以待。
大炎七十餘萬大軍防禦工事早已築好,章法有度,加上葫蘆山地形優勢,絕對是易守難攻,阻擋天楚的百萬大軍亦不是難題。
話說在大炎軍大肆修築工事的時候,烈焰軍卻已經從小道悄然出擊,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過如是。
子夜,天楚皇城東門悄然開啟,守城將士還在迷離之間,烈焰軍團已經轟然入城,直取皇宮。
武夜城內十萬禁衛軍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困於大營之內,只因大統領不知所蹤,高階將領也失蹤不少,在場的將領也是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創造無數神話的烈焰騎兵,豈是區區皇宮守衛能夠阻擋的?一路高歌,直接攻進了御書房,活捉楚王,自此天楚易主!
奪得天楚皇印之後,即刻頒佈數道詔書,命天楚各路大軍盡皆改旗易幟,歸入大炎軍。
一夜之間,曾經威震天下的天楚,滅。曾經以和為貴的大炎,鋒芒畢露。
萬獸、西夏、瀚風王朝本來還在苦苦進攻天楚關塞,見得城關之上已是大炎軍旗飄揚,立時收兵罷戰。
最為痛苦的就是北戎和南荒了,一路披荊斬棘,好不容易跨越天險,進入天楚準備分一杯羹了,結果卻發現天楚已經不復存在,四處皆是大炎旗。
此刻大炎氣勢之盛,誰敢與之爭鋒?各路大軍只得嘆息而歸。
天楚境內一切改制,迅速推行,天楚王朝,改為霸州省,最高長官為高官,由原天楚境內的百姓層層推選而出,以霸州最為德高望重之人領任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