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那鍋裡倒了什麼?水嗎?”中年評委好奇的說了句。
“油,而且應該是花生油!如果他用菜籽油的話,調味分絕對不會超過四品!”老年評委捋須說道,動物油很貴,植物油相對便宜,如今很多人都用菜籽油和花生油,而後者的價格略貴,不過味道是真好。
“滋啦……”隨著蘿蔔片和蘿蔔條入鍋,蘿蔔裡面的水與油迅速發生劇烈反應,而王庸迅速拿起鍋勺迅速顛鍋,蘿蔔片和蘿蔔條隨著炒鍋迅速的翻騰起來。
“這是什麼烹飪方法?”中年評委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烹飪方法,“有點類似於釜,但操作起來似乎更加花哨!”
釜是很原始的烹飪器材,可用於煮、燉、煎和炒。很多人說炒菜是宋朝之後出現,其實更早的古代,已經有類似的烹飪方法。
“主要是廚具的不同,那口鍋更適合這樣的烹飪方法!”老年評委讚許的看向王庸,“沒想到,無聊的初級廚師測試,居然會出現一匹黑馬。就衝著這門手藝,只要味道不那麼糟糕……不,就這門手藝和他掌握的配方,一箇中級廚師跑不掉!”
“還沒有上菜,您已經能斷定……”中年評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過老人的話,他卻不得不重視,畢竟這位,可是昔日在皇宮裡面任職的特級廚師,廚師行會的長老啊!
“若是釜,在花生油這種植物油出現以前,我們只能這樣把食材放在釜中,然後不斷攪拌來保證食材的加熱,不過這個過程之中,食材的受熱依然不均勻,同時也容易被攪爛破壞口感,後來有了花生油,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老人緩緩說道。
隨即指了指王庸手中的那口鍋,繼續說道:“反而是那口鍋,類似釜,卻更輕盈,可以直接拿在手中翻炒,這無疑是一種全新的技藝,大漢或許因此誕生一種全新的烹飪方法,作為創始人的他,對我們庖廚行業帶來的貢獻太巨大,別說一箇中級廚師,名譽高階廚師也未必不能給他。”
“查一查這個技藝,他是否已經註冊了!”中年評委立刻高呼,原本這種初級測試,根本不需要他出馬,畢竟他可是東郡廚師行會的主事人,只因為長老過來,才屈尊作陪。
沒想到這次居然遇到那麼一匹黑馬,那口鍋和這烹飪的技藝,他都有些眼紅。
“是!”近側不敢怠慢,立刻過去調查,而這個時候,王庸也到了收尾階段。
“好了!”最後加入蝦球爆炒了一番之後,撒入蔥末,蝦球炒蘿蔔烹飪完成。可惜沒有瓷碟,不過陶盆來裝盛,更顯得厚重。
在未來,餐具的使用也會給食物帶來加成,擺盤成為廚師必須要學習的技藝。不過王庸只是廚藝愛好者,沒有怎麼深入研究,不過來到這個世界,有從事廚師這門營生,那麼就沒辦法不講究一下,尤其那些主掌大權的,都是喜歡美麗食物的女子!
“二十號王庸,烹飪完畢!”裁判高呼,隨即有十名近侍過來,把盆裡的菜餚分成十份,給十個評委端了過去。
在此之前,已經有兩人完成烹飪,還要兩輪才到王庸這道菜的評審。
“排骨燉蘿蔔,不得不說這道家常菜很普及,要求也不大,你會選擇這道菜也無可厚非!”前面進行稽核的,是第七十八號考生的菜餚,老人端起湯水,有點意興闌珊。
初級廚師而言,這個水平也足夠了,畢竟能把家常菜系掌握起來,已是能開店的程度。關鍵還是火候和調味,一般來說要嚐嚐味道,不過老人卻是先喝了口湯。
“三種蘿蔔放的時間的確有先後,不過對食材在鍋中的變化,卻沒有掌控好,沒有熟透的蘿蔔會有一絲辣味,破壞湯水的清甜感,同時湯裡的浮末沒去除乾淨,湯水的味道受到影響。調味方面比較正統,只能算是一般!”老人緩緩說道。
至於其他九人,覺得這湯水也只是一般,算不上好,最多隻能算不那麼糟糕。
“最終結果,十名評委有六名評委認可七十八號考生,考生透過測試,根據三門成績,獲得五品初級廚師資格!”主持人宣佈。
“才五品?!”考生頓時失望,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考,這次本來打算至少要進三品之內,沒想到居然只是比原本提了一品。是的,他原本便是六品初級廚師。
“你有什麼不滿意的嗎?”中年評委瞪了瞪這名考生,其實心裡也為他默哀,行會長老在這裡,他給出這樣的評價,他們又怎麼能給太高的評價。否則平時而言,三品初級廚師資格,還是可以給出去的。
要怪,只能怪你不走運,居然長老過來的時候參加考試……中年評委默唸道。
第二個出場的是三十二號考生,他的菜色是蘿蔔燉魚,燉菜的歷史很長,蘿蔔燉魚也算是一門家常菜,這名考生還把魚給切片,做成白蘿蔔燉魚片。
然而在處理腥味上面,考生放的姜太多,反而掩蓋了魚片的鮮味,最後雖然也透過,卻只混到四品初級廚師資格。
“二十號,王庸,報一下菜名!”輪到王庸,主持示意了一下。
“我這一道菜,名為蝦球炒蘿蔔,用的是河蝦製作而成的蝦球,爆炒蘿蔔,最後以蔥花進行點綴。”王庸介紹了自己的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