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魔力轉圈圈’還沒開始轉呢。
足球便被雷東多不著痕跡地一腳捅走。
“羚羊掛角!”
“溫柔的搶斷!”
“雍容華貴的氣度!”
“潘帕斯王子!”
“完美的位置感,左腳球員攔截右腳球員的天生優勢,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他的排程能力十分恐怖,南美隊的魔幻四重奏...五重奏,即將...”
...
雷東多這種中場是很恐怖的。
不是憑藉身體和速度。
而是歷史級別的防守選位。
讓他一個人就能化解對方的中路推進。
完成搶斷,還不是最恐怖的事。
這貨為什麼會被歐洲多家媒體評價為歷史級別的中場?
關鍵就在於:搶斷之後,要做什麼?
長傳還是短傳?
進攻方向的決策?
中路還是邊路?還是兩肋?
節奏的快慢?
不同風格的球員,要根據球隊實際情況而做出選擇。
歷代拉瑪西亞4號位,對於這個場景下的處理球,可謂登峰造極。
但是雷東多的出現,為後世的防守型中場,開闢了另一條簡潔的道路:自己帶球完成中路突進,三秒內尋覓最完美的向兩邊分球時機。
這個處理方式極度契合九十年代的競技節奏。
不對稱的兩翼進攻。
讓對手在由攻轉守階段中,陷入被動。
...
“衝起來了!”
“梅西、小羅、大羅...三人吸引了大部分回防的歐洲球員!”
“卡卡...”
“他們給另一側的卡卡創造開闊的縱深空間!”
“如果讓卡卡衝起來...”
“可以分球了!”
“雷東多!”
夜風溫柔地拂過溫布利大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