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後,周瑾軒開始整頓四大部,從兵部開始著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徵兵季,兵部的人,也都忙碌了起來。
每年,軍隊都需要徵募大量的兵士,而為了完成指標,兵部的人,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一些家中獨子或不想參軍的人,也是用了些非常手段來逃避徵兵。
周瑾軒派人暗中調查,把所有應該參軍卻沒有參軍的人都調查了一遍,發現除了個別確實是情況特殊之外,還有好大一部分是沒有特殊原因的。細查之下,這些人都是花了錢了,或是給侍郎或是給了尚書。換來的,就是自由身。
這是明白著中飽私囊。
周瑾軒早有聽說此事,如今證據在握,便是狠狠的要一鍋端了。
將所有逃兵役的人一一錄製口供,周瑾軒便把目光又對準了吏部。
吏部的情況,比兵部的更加嚴重。
買官賣官的人,幾乎是遍佈朝廷上下,甚至每日出早朝的官吏們,也就有買官的。
周瑾軒讓周瑜恆去暗中調查,將所有買官得來的官吏們查官籍,這樣,沒有考取過功名卻可以吃俸祿的,就是有重大嫌疑的。
周瑜恆很快,就排查出了上百人,當週瑜恆把名單遞給周瑾軒的時候,周瑾軒只看了一眼,便把名單推到了一邊。
“為官不為民,就不能為官,”周瑾軒壓著心中的一口怒氣,說道,“這些為官只想賣官謀私的,我一個都不會放過。”
只是周瑜恆有些擔心,如果按照周瑾軒想的這樣去做,難麼朝廷上下,定會起很大的波瀾。
如果可以,循序漸進也是個辦法。但是周瑜恆否定了周瑜恆的想法,這些人,就是佔著茅坑不拉屎的,周瑾軒一天都不能容忍。
而剩下的幾個部門中,刑部是最黑暗的,就是周瑜恆,都聽說過很多冤案。
一些官宦子弟,惹上人命的事,卻去抓一些身無背景的人來頂罪。
或者有些人走投無路,為了給加人留下點錢財,也是無奈去頂罪。
而更可恨的是,刑部的官吏拿了錢,會把一些只是小偷小摸的人給逼供成殺人犯。
為了收集證據,周瑜恆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刑部檢視資料,雖然不能把所有的冤案錯案給調查清楚,但也是把好多有問題的案件給梳理了一遍。找出了刑部裡曾經收過黑錢的官吏也有小百餘人。
餘下的戶部,禮部等,也或多或少的查了些問題。
見時機成熟後,周瑾軒決定來一個大收網行動,把所有確定有問題的官員名單,給張榜貼了出來。
周瑾軒用的是借力打力,讓狗咬狗的策略。
一些為了自保的人,見可以轉移注意力,便紛紛主動彈劾舉報,但很快,這些人也被張榜貼了出來,就這樣,幾個輪迴之後,每個人身上的罪證,都被嚴嚴實實的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