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風丹華背叛周瑜恆,周瑜恆也只是低調地解除了婚約,之前給風丹華的聘禮也不要了。甚至還多次護著風丹華,幫風丹華說話。
因此周瑜恆成了滿城少女做夢都要嫁的物件。
“好男人”啊!
有錢有權的找得到,可是,有錢有權的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始亂終棄?
有錢有權又有情義的男人難找啊!
這邊,林莜和周瑾軒商量著給周瑜恆討媳婦兒,那頭,周瑜恆去向皇上請命,要去北狄賑災。
天降蝗蟲災在北狄。雖然那片廣袤的北方,已經是林暗夜夫婦管理,最近幾年也是安居樂業,風氣漸好。可是,畢竟是邊關,沒有大片耕地,原本就收成不好。
這來個天災,就更加顆粒無收了。
林暗夜馬上派人,快馬加鞭,趕到京城,希望皇上救災。
朝廷也是分成了兩派。
一派說,北方速來進貢極少,本來就沒有進益,不值得再補貼更多財力物力人力去維持;另一派說,北方乃中原屏障,若是不修復好,容易失陷,若是沒有北方這道屏障,則胡人恐怕會長驅直入,中原危在旦夕。再說了,中原有錢,也不缺人力物力,足夠可以賑災。
兩派說的都對,林燃不擅長做決定,就把決定權扔給了周瑾軒。
周瑾軒說,北方不能放棄,北方百姓也是大茗朝百姓。
只這一句,就表明了周瑾軒是贊成第二派的。雖然第二派的幾乎都是武將。
大茗朝如今文臣武將一碗水端平,就連數量也是差不多。
文臣看重收益,武將喜歡城牆。
兩邊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爭執。並沒有哪一邊對,哪一邊錯的說法。
只是,周瑾軒更看重長遠利益。
北狄之外,胡人橫行。若非林暗夜駐兵防守,北方一旦陷落,胡人南下就輕易得多了。
在大茗朝之前,就曾經出現過這個禍患。因此,之前的幾任皇帝都非常注重和北狄管理好關係。
只有林燃這一任,直接就滅了北狄,把北狄真正收入版圖中。
只是,如此也有隱患。
過去,是北狄和胡人大戰,如今卻要大茗朝直接面對胡人。這肯定要被牽制諸多兵力。
這還不算。之前林仲超要林暗夜施行的是仁政,只奪取政權不殺害北狄百姓。因此,倒讓很多北狄皇室擁護者四處流散。
這些人分佈在各處,只等著大茗朝發生內亂的時候背後捅刀。
所以,大茗朝沒得選擇。周瑾軒必須穩住北方。
誰都沒想到,周瑜恆竟然在此時提出要率軍前往北方賑災。
周瑜恆可是妥妥的貴公子啊,什麼都不需要做就可以繼承吳國公的爵位,在官場上鍛鍊下已經很勤奮了。竟然還要去北方那種苦寒之地!
林燃也是考慮到著點,沒有馬上答應,“愛卿年紀輕輕就願意以國事為重,朕很欣慰。只是,畢竟是遠行,愛卿還是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徵得他們同意再做決定。”
周瑜恆說:“皇上,臣年紀不小了,可以自己決定了。”
林燃說:“你父母雙親也是為了愛卿好,愛卿要多考慮下他們的意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