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一章 牆頭草死的早

劉劍鋒看著張兆光的資訊,面無表情,眼神冷若冰霜,但心裡卻亮起了一束光。

這個張兆光不簡單啊,完全是一步步從底層爬上來的,大學畢業後回村裡做村長,一干就是八年,憑藉出色的工作表現和成績當上了鄉長,然後調任礦業公司認書記,管理礦產資源,可想而知啊。

就是在礦業公司之後,他開始平步青雲,直接入縣成為副縣長,然後就是縣委常委,還沒到一任期,直接進入省司法廳任副廳長……

看到這裡,劉劍鋒立刻把這段資訊擷取出來,與不久前死亡的,a市監獄管理局局長聯絡在一起,這就是關聯啊,監獄管理局就是在司法部門直接管轄的。

之後這傢伙由省廳被調往b市任市委組織部長,劉劍鋒因此又扯出一條線,死亡的b市公務員局局長,正好歸組織部管理。

深入檢視一下就知道,這兩個局長都是張兆光在任期間被提拔起來的,可以說是他的嫡系人馬。

之後他從組織部升任副市長,一年後任市委副書記,然後就調任到本市做副書記和市長。

他在任期間,陸陸續續來過幾位市委書記,但多則兩年,少則一年都被調離了,沒有一個能呆夠一任期的。

這些人有的是高升了,有的是因病提前退了,有的落馬了,唯有他這個副書記坐得穩穩當當。

這些人劉劍鋒自然會去調查核實,但現在他更感興趣的還是幾年前。

之前攻克廢品收購站,軟骨頭因為怕死交代了幾起多年前黃泉組織犯下的命案,雖然他的話並不可信,半真半假,但現在有了張兆光的相關資料,再加一核實,四年前的四起案件中,有一起絕對與張兆光有關。

這件事至今還能查到當時的相關傳聞,死者當時是本市交通局的局長,當時因為修一條路而鬧得沸沸揚揚,那是一段鄉村公路,但道路兩側已經規劃,將會打造多個大型的遊樂場和旅遊景區專案,所以政府很重視。

也正因為如此,產生了糾紛,市政工程說,這條路段屬於市政道路,而交通局說,縣鄉公路屬於交通道路,而當時市政已經與王長髮簽訂了水泥採購合同,數額巨大,最後一番引經據典,各種討論法律法規之後,確定該路歸交通局管轄,結果採購合同也作廢了。

此時過了半年,這位局長就被調到了偏遠縣任職,等同於被髮配了,外調後沒倆月就離奇死亡了,對外公佈說是飲酒過量引發急病猝死,而據軟骨頭交代,他是死於毒殺。

軟骨頭是個狡猾的傢伙,他的話半真半假,但是與手頭現有的資料相互印證,這件事兒一定是真的。

從中還能獲得一條重要資訊,那就是,在四年前,還沒有出現黃泉貼,也許真如軟骨頭所說,黃泉貼是近期才出現的。

那麼再次回到張兆光身上,他已經落馬一年有餘了,當然,這個級別的官員落馬後,肯定先要接受內部調查,上下關係盤根錯節,複雜多變,還涉及到權利的博弈,朝廷的形象等等。

甚至有的官員落馬,突然從崗位上消失,民間傳的沸沸揚揚,各種版本,但官方就是隻字不提,一拖就是幾年的都有。

這裡面情況特殊,可能有保戶傘還在高位,可能有問題模糊不清,也可能本人早就死了也說不定。

所以通常這種情況都是先長時間的調查取證,把各方面關係都理順了才能下手。

但這時候張兆光突然要請律師為自己變化,緊接著本省本市各地各方面與之有關係的人員,突然遭到了黃泉組織的滅殺,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請律師就是想盡可能的爭取自己的權益,爭取少判幾年,甚至無罪辯護,最起碼也能透過律師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將一些不利的問題弱化處理。

那麼對於貪官來說最不利的證據是什麼?第一自然是贓款贓物,大量的財產來源不明,這就是如山的鐵證,是無法辯駁的。

那麼第二就是人證,曾經給他送錢送物的,幫他處理特殊事宜的,受過他庇護的,透過他升官發財的,樹倒猢猻散,自然會第一時間將黑鍋全甩給他,這些也都是鐵證。

這個時候將掌握他大量黑材料的相關人等全部滅口,對他的官司一定是有巨大好處的。

雖然肯定會被懷疑,但他現在正在被羈押中,根本沒能力去殺人滅口,而且司法部門也不能憑藉懷疑就把命案歸屬到他身上。

之前的案件沒有黃泉貼,無法確認是黃泉組織做的,但這個張兆光身上一定有命案,手下肯定豢養著死士。

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到底是他掌控著黃泉組織,還是黃泉組織收了他的錢在為他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