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真正的漁家海鮮大餐,吃的劉劍鋒格外的享受,蟹肥蝦鮮,巴掌大的生蠔堪稱男人的加油站,辣炒花蛤,配上四兩小白酒中和一下海鮮的寒涼,最後再來兩瓶冰鎮啤酒,人間最美不過如此了。
關鍵是酒桌上,吃著喝著聊著,劉劍鋒很快就從幾位漁民口中瞭解到了更多細節。
與此同時,王局長那邊也有資訊反饋回來了,法醫根據劉劍鋒的提示,特殊先檢測了死者的眼瞼,指甲等部位,果然發現了特殊的物質,經過檢測,確實屬於淡水中的微生物。
這也坐實了劉劍鋒的判斷,從一開始他就發現,死者身上沒有被捆綁和負重的痕跡,而且,這些漁民打魚的地方並不是深海,距離海邊不過三四百米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作為拋屍來講是非常尷尬的,如果有船,為什麼不繼續深入到深海區域再拋屍呢?如果沒有船,或者是一般嬉水的小氣墊船,又到不了那個位置。
所以死者很可能根本不是被拋屍到海中的,而是可能被拋屍在河中,順著水流被衝入海里的。
藉著酒勁,劉劍鋒又和同桌的漁民們聊起了一襲水域的細節。
儘管這裡是劉劍鋒的家鄉,但很多年沒回來過了,這幾年城市大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讓他也陌生了很多。
特別是這條二梁河,可以說是城市的母親河了,發源於北部山中,流淌了不知幾千年,小時候經常去河邊玩,但現在經過環境開發和治理,河道被加寬了很多,修建了沿河干道,兩邊也蓋起了觀河看海的諸多小區。
但不管怎麼變,河道的方向沒有改變,仍然是一路向南直接流入大海。
河海交匯處就在沿海大道的橋下面,那裡原來被當地人叫做‘海叉子’,也就是入海口。
河道加寬加深之後,水流的速度也變快了,入海口因為是半鹹水,所以有很多水族,比如鯉魚,鯰魚,鰱魚,還有最暢銷的無鱗魚,最是好釣,幾乎下鉤就有。
漁民們說說起這些自然是津津樂道,而劉劍鋒琢磨的自然還是拋屍。
有太多疑點都需要線索來支撐了,可是經過半天的緊急排查和走訪,在推測的死亡時間範圍內,天眼,交通攝像頭,隱藏的刑偵攝像頭,都沒有拍到任何疑似拋屍的可疑畫面和可疑的人。
而且,整個二梁河河道總廠二十多公里,除了郊外的上游比較淺的水域外,市區內幾公里長的河道兩岸,幾分是不分晝夜的都有釣魚愛好者在這裡垂釣。
可警察透過走訪,竟然也沒有任何人募集過可疑過程。
這就太奇怪了,沒有目擊者,監控也什麼都沒拍到,要麼就是法醫的死亡推斷時間有誤,畢竟屍體在水裡浸泡過,但解刨後,時間誤差不會太大。
要麼就是拋屍地點可能是在郊外的上游,雖然那邊沒能實現攝像頭全覆蓋,但那邊河水較淺,喝道也偏窄,實在不是理想的拋屍地點。
不過猜測是沒有用的,線索需要靠警察的腿去跑來的。
吃飽喝足的劉劍鋒直接來到了入海口,大橋兩側 ,不管是海還是河都有人在釣魚,大橋上也有不少釣友,劉劍鋒沿著修得清幽雅緻的河道一路向北,不僅釣友多,甚至還有因為搶位置而爭吵的,還有夜釣之後怕再回來沒位置而連軸轉的。
這樣的環境,絕不可能有人肆無忌憚拋屍的。
他沿著河一路北上,即便是郊外的上游,也有不少人來人往,周圍有農田,還有河兩岸的河西與河東兩個村子,秋老虎正熱的季節,不少人都在外乘涼,還有年輕人在門口喝酒打牌,這樣的環境能拋屍?
難道是自己判斷錯了,兇手並非是沿河拋屍,而是真的是在海中拋屍的嗎?
劉劍鋒有些動搖了,警方發那邊也遲遲沒有資訊傳來,線索又要中斷了嗎?
劉劍鋒有些煩躁的直接在河邊坐下來,此地已經是最上游了,水流量很小,露出了不少河床,全是被沖刷得乾乾淨淨的河卵石。
他拿著煙沉思著,這一次出現的敵人更棘手,更神秘,目的更加不可告人,後果更加的可怕了。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重新整理已知的線索,手裡拿著煙也不抽,煙霧在眼前繚繞。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時分,夕陽晚照,火紅的光芒灑落,彷彿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紅色的紗衣。
忽然,腳邊一束光芒晃了一下劉劍鋒的眼睛,他眼角一撇,發現光芒來自腳邊的碎石堆中,細小的河卵石中,有一抹紅色的光芒在夕陽下閃爍。狗狗
劉劍鋒好奇的用腳一踢,愕然發現那竟然是一塊心形的紅色小水晶石,只有砂礫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