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二章 肯動腦子的李承乾

7月11日,王珏等人在白江口登陸。

7月13日,劉仁軌等人在白江口登陸。

7月17日,劉仁軌、王珏、司馬炯和程處亮等人合兵一處,20萬大軍包圍了都城居拔城。

百濟大將軍武王撫餘璋的堂弟扶余槐,從攻打新羅的戰場撤回國內,看到國內形勢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乾脆帶著7萬百濟軍直接投奔了高句麗。

高句麗國主淵蓋蘇文原本想出兵救援百濟,可是遼東地區唐軍大軍壓境,他也無暇顧及百濟了,下令從新羅撤軍,帶著扶余槐等百濟軍撤回了高句麗。

這下,居拔城徹底斷絕了外援。

7月19日,王玄策和燕昌翰進入居拔城勸降,王玄策給扶余璋講了唐朝對待西域高昌國等國主的待遇,扶余璋最終無奈地向唐軍投降了。

至此,立國近500年的百濟國就此滅亡了。東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餘里,大小城池67座,人口130餘萬的百濟國徹底併入了唐朝的版圖。

7月28日,李佑、侯君集和張亮等人進入了居拔城。

長安城。

李世民這次抱定了一舉攻滅高句麗的決心,因此他沉下心來,要做好充分紮實的準備工作。

他命令李績率部抵達遼東,牽制高句麗人,來策應李佑救援新羅的行動。他自己在長安調集兵馬,準備物資。

轉眼就到了8月15日了,明天就是大軍出征的的日子了。

兩儀殿,書房。

長孫無忌還是擔心李世民御駕親征,會再次遭到失敗。他思前想後,決定在李世民出征之前,再次進行勸諫。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臣以為,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完全用不著陛下您御駕親征,派大將軍李靖他們去就行了。李靖、李績和侯君集都是百戰勝將,您沒有什麼可不放心的。

再說了,即便他們一時半會兒打不下高句麗,也沒有什麼影響的。”

他最想說的就是最後一句話,他擔心這次李世民再打不下高句麗,會嚴重為影響到李世民的威信。

李世民很不高興,說道:“輔機,這件事情是早已經定下來的,就不要再討論了。你要是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先退下了。”

這時,房玄齡和魏徵求見。

二人進來以後,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你們要是來勸朕不要御駕親征,就免開尊口。”

房玄齡和魏徵還真就是來說這件事情的。

房玄齡看到李世民這個態度,知趣地不再說話了。

魏徵是個倔頭,他可不管李世民怎麼想,直接說道:“陛下,攻打高句麗臣不反對,可是您御駕親征完全沒有必要,大將軍李靖是我大唐軍中第一人,這個可是您親口說的。

既然有大將軍李靖出征高句麗,你御駕親征還有必要嗎?”

魏徵這話,簡直是赤果果地打臉了,意思是李世民御駕親征就是去添亂。話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這也太直接,太不給面子了。

魏徵的話音一落,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很擔憂地望著李世民,深深地為魏徵捏了一把汗。

果然,李世民的臉色發紅變黑,怒目圓睜,這是要發飆的前奏。

就在這時,李承乾求見。

李世民怒了,他對魏徵發怒有**份,可是他對自己的兒子發火這總行吧。他怒道:“太子,難道你也是來勸朕不要御駕親征的嗎?”

李承乾一愣,說道:“不是啊,父皇,恰恰相反,兒臣是來勸您趕緊御駕親征的,您要是去晚了,高句麗可就輪不到您打了。”

“什麼意思?”李世民等人都不解地望著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