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咧了嘴嘻嘻一笑。
吃罷飯後,鐵蛋回屋子裡溫書習字,沈香苗繼續在準備滷菜。
前幾日賣的滷菜翻來覆去的都是那幾個樣式,沒什麼變化,無外乎就是今日有豆皮,明日沒有,昨兒個有藕片,今日沒有,但也沒增加什麼新的菜。
再美味的菜,若是就拿幾個菜式天天的吃,怕是時日長了也會覺得煩。
所以沈香苗決定今天要增加兩個樣式,一個是素雞,一個是雞腿。
雞腿用的是琵琶腿,個頭不大,小孩子一次也能吃掉一個,這樣小分量低價格的來賣,對於她的滷串攤位來說也是合適。
有了老滷湯,雞腿只需在放了蔥姜的水中煮了去血沫和腥味,便可以放入滷汁中滿滿滷製。
素雞卻相對來說製作複雜一些。
要先將新鮮的豆皮用清水噴溼、軟化,然後將豆腐皮攤平,如此放入幾張豆皮之後,將豆皮重疊在一起卷緊,拿紗布包住,麻繩捆緊,放入大火清水中煮約半個時辰後撈出,放涼後去掉麻繩和紗布,切成半寸厚的片。
這樣,素雞就製作完成了,把大部分拿去滷製,剩下的一些,晚上做了。
三嬸張氏傍晚的時候來了,送了一些杏子過來。
杏個頭不大,顏色金燦燦的,散發著香甜的味道。
“這是麥黃杏,不酸,甜得很,孃家嫂子摘了送過來的,我尋思著拿過來給你們嚐嚐。”張氏丟下這麼一句話之後,就以家裡還要做飯為由,就要走。
呂氏和沈香苗知道張氏這是因為蟈蟈籠賣了錢特地拿過來給他們吃的,也就收下來了,不過還是往張氏手裡塞了一些滷菜,讓她拿回去晚上下飯吃。
張氏拗不過,接了一些,退了一些,這才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沈香苗的滷串兒攤兒生意,越發好了。
時不時的變換了樣式,今兒個雞腿,明兒個豬耳朵,後天又是滷肉丸的,每天都是不重樣,可也每天都不定賣什麼,你要想吃什麼今兒個不見得有,可來了看到好吃的滷菜也忍不住不買,於是很多人就會每天都來,每天都買。
這滷串兒攤兒生意,自然是好的不行。
生意好做,沈香苗不得不每天準備更多的滷串兒,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可鎮也就這麼大,鎮上滿共也就那麼多人,沈香苗的滷串兒賣的好,自然就有人的滷菜賣的不好。
這不,在一個門口懸掛著“十里香”的鋪子門前頭,一個一身藍衫的中年男子,正在來回踱步。